《最后一头战象》读后感300字如何写?

我们学了沈石溪写的《最后一头战象》,它的主要内容是曾经在抗日战争中幸存下来的最后一头战象嘎羧,20多年后知道自己即将死去,于是重披战甲,来到昔日的战场——打洛江边,缅怀往事,最后来到百象冢,庄严归去的感人故事 。
课文主要分为三段,第一段讲的是:象兵在打洛江畔与日寇激战,有八十多头战象阵亡,嘎羧是唯一幸存下来的战象 。第二段讲的是:人们救了嘎羧并饲养他饿,直至它与村民告别 。第三段讲的是:嘎羧辞世前到战场缅怀往事,凭吊战场后悄然辞世 。
“老人和小孩捧着香蕉,甘蔗和糯米粑粑,送到嘎羧嘴边,它什么也没吃,只喝了一点水,绕着寨子走了三圈 。”这句话给了我深刻的印象 。它是一头重情义的战象 。它知恩图报,对村民恋恋不舍的情怀 。而它缅怀战场的举动,更让人对它肃然起敬 。大自然中的生物对我们多么的重要啊!我们要珍惜自然资源,关心野生动物,给它们留一片生存的天地吧!

《最后一头战象》读后感300字如何写?


它曾经是威风凛凛的战象,如今却成了有残疾的战象,不过这应该是不幸中的万幸吧!
八十多头战象,就它一头存活下来,它就是——嗄羧,也是最后一头战象 。嗄羧不仅是战象,还是功臣,受到了村民们的尊敬和照顾,从不叫它搬运东西,它整天优哉游哉地在寨子里闲逛,到东家要串香蕉,到西家喝桶泉水 。
有一天,嗄羧把打仗时穿的象鞍重新穿了上去,去了百象冢……
这是一头多么有灵气的战象啊!临死前没有到遥远而又神秘的祖先留下的象冢去,它在百象冢挖了个坑,和曾经并肩战斗过的同伴葬在了一起 。作为一头老战象,它找到了最好的归宿 。
读了这本书,我才认识到了一头有灵气的战象 。同时也看到了人类的内心有多么大的对金钱的欲望 。不过这两个人还是有些许良知的,最终没有去把象牙捡去卖 。
这本书写出了人类文化和文明社会种.种虚伪的表象,可以毫无遮掩地直接表现丑陋与美丽融于一体的原生态的生命 。
我会永远记住这头战象——嗄羧 。

《最后一头战象》读后感300字如何写?


《最后一头战象》讲述的是:已经五十多岁的嘎羧沈突然非常精神起来,向波农丁要回象鞍 。在和寨子告别后,嘎羧独自上路 。沈石溪和波农丁悄悄地跟在后面,嘎羧没有回到祖先留下的象冢,而是去了几十年前作战的地方——那里埋了八十多头当年在抗战中死去的战象 。嘎羧挖了一夜的坑 。黎明时,它静静地躺在坑中,和它的战友们永远地聚在一起 。

读过这篇课文后,我被打动了,特别是最后一句话:“它没有到祖宗留下的象冢,它和曾经并肩战斗的同伴们躺在了一起 。”象竟有如此灵感,它都知道忠诚和责任是最重要的东西 。我们能体会到,它那种跟同伴永恒的友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