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亚洲腹地(上卷)》的读后感大全( 五 )


还是让我们跟随斯文·赫定一同踏上神秘腹地的探险之旅 , 在他散文般优美的文字中 , 去亲身感受百年前的西域吧 。
一路多艰险
斯文·赫定告诉我们 , 他这是第四次踏上亚洲腹地 。第一段行程是美妙的塔里木河漂流 , 历时近3个月到达罗布泊 。此次沿塔里木河顺流而下 , 依靠的是一艘精心打造的大木船 。斯文·赫定为自己涉及改造的船上 , 有卧室、帐篷、冲洗照片的暗房、厨房和手下人的住处 , 而他的团队(驼队)则沿河随行 。一路上虽然有激流险滩 , 后期还遇天气转冬的冰封 , 但也阅尽风光无数 , “所有这些辉煌的色彩 , 所有这些大自然的宁静和谐的音符 , 都倒映在这条平滑的河流那一英里又一英里的柔和水面上 。真是让我永远也欣赏不够 。”塔里木河之旅 , 虽然充满了各种体验和惊险 , 但对斯文·赫定来说 , 是一次童话之旅 , 是漫长与幸福的日子 , 水色天光引发了作者无限感慨 , 也成为他的思想之旅 。接下来的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之旅 , 让斯文·赫定在大漠中迎来了1900新纪年 。他的记述让我们体会了刺骨的寒冷、狂风暴雪 , 进入罗布泊后的沙尘暴 , 但未经历干渴 , 因为发现了湖泊和河流 , 虽然水是咸的 。接下来最艰辛的就属进入青藏高原之旅了 , 用作者的话就是“出发去西藏” 。这段长达六个多月的旅程 , 让斯文·赫定和他的团队经历了难以想象的磨难 , 除了路况、地形、气候及高原反应等方面的艰难困苦外 , 还有不同种族和不同宗教的纷争 , 至使他们最终来到拉萨的大门口也未能进入 。他们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 不但让随行负重的牲畜大量死亡 , 而且还付出了随行人员的生命 。“那次穿越西藏的旅行对牲口和人来说都是无穷无尽的苦难 。我们每走一步都有艰辛相随 。看着这些苦难而又无法阻止它这本身就足以让人心如刀绞了 。”“在那个地方旅行绝非如某些人想象的那么容易;也没有任何愉快的感觉 。你走过的里程是用人、马、骆驼的生命为代价换来的 。”从中 , 我们相信任何一位读者都会深切感受到这种艰辛痛苦 , 连作者自己也承认 , 在塔克拉玛干沙漠里 , 苦难不过持续了几个星期 , 而在西藏的苦难则是多少个星期中每天的常态 。他宁愿穿越戈壁荒漠十次 , 也不愿再像这次一样穿过西藏一次——“那是一条地地道道的苦路” 。
那些人和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