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隔绝的女孩读后感锦集( 二 )


作者的祖母就是在多特照顾利恩的姨妈(妈妈),他以这个故事中的一分子作为叙述者来讲故事,而不是旁观者,会给读者一种奇妙的体验 。年近八旬的利恩很幸福,她与儿时的一个有些熟悉的朋友在阿姆斯特丹开启了新生活,圆满了 。本书的中文副标题会给人一种望而却步的感觉,但故事本身是非常感人的 。
历史不会眷顾很多人,但它会理解很多人,最后给予补偿 。
《被隔绝的女孩》读后感(三):每个人都是一段历史...
一、创作背景
《被隔绝的女孩》一书立足于二战期间以及二战之后,当时纳粹分子在欧洲大陆追捕犹太人,由于荷兰的配合,生活在阿姆斯特丹、海地等地的犹太人生活在威胁和恐惧之中 。而这些犹太人为了躲避追捕,会把自己的孩子交付给抵抗组织的寄宿家庭保护 。本书中的利恩就是在这惊心动魄的历史时期,在寄宿家庭的保护之下最终幸存下来的 。本书记载的便是利恩在战争时期和战争之后的生活 。
二、模糊的定位
翻开版权页,我发现这本书被放在了史料的位置上 。我读完这本书后,认为这样的定位既是准确的,又是不完整的 。本书是对二战时期犹太人的寄宿家庭生活以及战后生活的非常准确的叙述,但同时,又不仅仅是叙述 。史料通常都是冰冷冷的记载,而该书作者在对利恩生活的描述中,在平淡的语言之中融汇着热切的情感,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这本书不仅仅是研究二战的一本史料,也是一本历史故事、也是一本具有文学价值的读物 。如此看来,这本书的定位可以称得上是有些模糊的,不过话说过来,许多国外的著作都有这样的特点,文学和历史是不可以被剥离的 。
三、独特的视角
通常情况下,我们更多的会把视角放在战争过程之中,我们会去关注战争发起双方是什么国家,我们会关注战争的时间,我们会关注战争中展现的谋略,我们会关注战争中精彩的对决,但是我们很少会把视角放在真正经历战争的每一个人 。而这本书,视角却很独特,这也是我想试读这一本书的原因 。本书是从一个经历二战时追捕,迫害的犹太女孩利恩的角度出发,记叙了利恩在二战时期和二战之后的生活,从原本正常的生活,到由于迫害,来到寄宿家庭受到保护,在寄宿家庭时期,虽然有许多的压抑、阴影和悲伤,但也存在着许多的阳光和温暖 。再到二战之后,利恩开始了全新的生活 。这真是这本书的难能可贵之处,大历史的确精彩,而在大历史之中的活生生的每个人是值得我们关注的 。历史就在这大事件中的每一个活生生的人构成的 。通过这个犹太女孩的经历,我们可以从另一个角度去感悟二战时期犹太人的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