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种人性经典读后感有感( 二 )


第一章还讲了撒哈拉以南的童工剥削故事,里面童工与童工的同理心连接,十分感人了 。后面几章还研究人性中的其他几类心理机制,除了科学理论打底,还讲作者周游世界的故事,挺有趣的 。
未完待续 。
《十种人性》读后感(三):十种人性:这世界不是简单的非黑即白、非善即恶
英格兰乡村有一处寂静的监狱,一个身高1.47米的小男孩出现在摄像头里,随后他向左拐,消失在摄像头的可视范围里,几分钟后,小男孩死了 。没人知道发生了什么,狱警也给不出适当的理由……当你听到这则消息,你会有什么反应;如果这名小男孩是你的孩子,你又会有什么反应?
人权律师德克斯特·迪亚斯了解到这起事件后,决定探究人类行为的成因,他一方面收集神经学科研究理论;另一方面追根溯源,掌握从古至今的心智进化路径,编撰出《十种人性》一书,引发人们思考“我们是谁”、“我们是什么”、“我们的内在有谁”三个核心问题,引导人们探究自我选择和行为背后的真正成因 。
十种人性
7.6
[英] 德克斯特·迪亚斯 / 2021 / 中信出版集团 / 新思文化
下午三点半,你正准备出门接孩子 。此时,手机忽然响起,一条令人错愕的消息出现在你眼前:一名被通缉的男子正徘徊在你孩子所在的学校 。不等思考片刻,你飞奔前往学校,路上还不忘为自己的孩子祈祷;到达学校后,你看到惊恐万分的孩子、以及和你一样焦灼的父母们 。你用眼光搜索着自己的孩子,轻声呼唤他的名字,突然,你听到了孩子熟悉的声音,但与此同时,你发现有一个教室里藏匿了24位孩子 。你没有时间同时做两件事,如果去救自己的孩子,那教室里的24位孩子就会陷入危险当中,那么,你会选自己的孩子还是救助他人的孩子?如果藏匿的不止24位孩子,而是48位,甚至更多,你又会如何选择?
德克斯特认为,无论我们做出哪种选择,都是正常的、符合人性的 。人类体内的“亲缘主义者”特征会让父母将重点放在子女身上,一切以孩子为主,所以解救自己孩子这一选择无可厚非;但人性中也存在“施救者”的特性,面对1名生还者和50名生还者的未来,成年人在权衡利弊后,或许就会选择后者 。这就是我们每个人的人性,帮助我们每一个人取舍,做出每一个决定 。
除了“亲缘主义者”和“施救者”特性,人们体内还包含了痛苦感知者、驱逐者、恐惧驯服者、观看者、侵略者、部落主义者、养育者、求爱者这八种特征 。
古希腊的奥林匹斯山上,除了不和女神厄里斯,其他神都被邀请参加忒提斯和珀琉斯的婚礼 。不过厄里斯还是来到了婚礼现场,面对被拒之门外的局面,厄里斯决定用送礼物的方式来制造麻烦:她将刻有“给最美丽的女神”的金苹果抛到众女神面前,美神阿佛洛狄忒、宙斯妻子赫拉和智慧女神雅典娜被“最美丽的女神”这几字煽动,开始争夺苹果,婚礼现场被迫中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