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生之门的读后感大全( 三 )


《生生之门》读后感(四):《生生之门》:最神圣的一张牌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云南突然涌现了一批引人注意的女作家,诗歌、散文、纪实、科普……繁花盛放,几乎形成了一支跨越多个领域而且独具特色的队伍 。她们大多以民族和地域为写作的立足点 。这一点大概直接得益于云南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民族风情 。闻一多先生在云南采风期间,曾记录下许多鲜活泼辣的民歌民谣,称之为“人性中最后最神圣的一张牌”“在人性的幽暗角落里蛰伏了几千年的兽性” 。祖祖辈辈的云南人有激情,有对生活和身边土地的热爱 。现代更开明、更开放环境下成长起来的云南作家,尤其是女性作家,又融入了对故乡和自然生态的爱 。她们以自身的成长经历,思索着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交会之际生命存在的特殊意义 。《生生之门》,蕴含着生生不息的意味;一种混沌蒙昧中的清醒,一种从冥冥的命数中觉醒的意识 。
为什么是女性?《生生之门》开篇的写法,让人不由自主想到了萧红笔下北方的乡村 。萧红逝世80周年之际,《生生之门》算是后辈女性作家对她的致敬 。“生生之门”,是女性的生育之门 。无论在整个历史长河中,还是仅就云贵高原偏远民族而言,女性长期以来是一种沉默的、被陈述和言说的对象 。她们是生育机器——如同绑缚在案板上任人宰割的猪羊 。她们是女儿,像后院里待价而沽的树,卖到哪里就被移植到哪里,永远找不到回家的方向 。她们也是母亲,会在气恼时做出最微弱的抗争,会凭着一点母性的本能,努力去维护自己的孩子 。女性是弱者,但恰恰更靠近生命的源头,对生死的感悟力更深刻细腻 。女性作家能切身体会到女性生命中真实的痛感 。这种切肤感,使其能娴熟自如地将书面文字与地方性语言结合起来 。目睹了旧时代女性生存状况的新时代女性,以平静、宁和的心态,用从母辈那里得到的温柔而坚定的力量,反哺自己的后代 。她们以怜悯的温情去追忆旧日,同时冷眼打量今日今时新形势下的怪现状 。
木、火、土、金、水,对应五行八卦,似乎玄妙,其实也是信手拈来身边常见之物,与土地和生命联系最紧密的几种元素 。木头是房子、是嫁妆,也是人死后的棺椁;火带来温暖的烟火气和悠长的饮食岁月,也带来令人恐惧的灾难、无情的苦难,还是所有人最终的归宿;土地是生命的参照物,是富饶庄稼的来源,远方游子的故乡和根基——“母亲和土,是一样的物质”“都是人类生生不息的母体”;金银铜铁,钱财是身外之物,然而熙攘众生皆受制其中无力自拔;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时光干涸了童年时代的河流,而记忆始终在那里,是延续的,生生不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