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面的艺术( 二 )


“不知道 。”我摇摇头,顺便问对方要了一瓣蒜,“你吃的是哪家的面?还给蒜呢!”
“你吃的这家没有吗?”
现在想来,那面应该很好吃,要不然也不会观战时都不忘吃两口 。
再后来,聚集的人越来越多,场面有点儿乱,警察也来了 。夜市的老板淡定地接单炒菜,不为所动,还热心指挥凑热闹的观众站到对面的台子上去,别耽误他做生意 。那一晚,夜市就像一壶烧沸的开水 。
其实我早就忘了夜市的面好不好吃,但给朋友讲故事的时候,一开口就推荐夜市的面,大火爆炒,咸淡适中,顺势讲一讲那晚我看到的激烈场面 。十分钟的讲述里,关于面的描述只占一分钟,剩下的九分钟都是关于看热闹的,但听过我讲故事的人,都不约而同地觉得夜市的面好吃 。
真是神奇 。
那时候,学校晚上9:40放学,食堂9:35才就开始上面,不然面容易坨 。一碗碗面摆在窗口,一勺汤,三筷子面,几滴酱油,几滴醋 。一排面放辣子,红澄澄的辣椒油漂在面汤上;一排面不放辣子,汤里漂着碎葱花和小香菜 。食堂的大妈从来不管你吃不吃香菜,不吃就自己挑出来,别给窗口盛饭的大妈添麻烦 。
窗口上方热气腾腾,尤其是冬天,面食窗口雾气缭绕,戴着眼镜进门直接白茫茫一片,两个镜片上的水雾半天散不去 。
晚上9:40下课铃一响,学生们呼啦啦往外拥,攒足了劲儿往食堂跑 。离食堂最近的学生总是近水楼台先得月,30秒就能跑到,我所在的教学楼离食堂最远,要跑一分钟 。
面是细长的清汤挂面,筷子一挑,三口就下肚,吃得浑身来劲儿,然后喝点儿热面汤,慢悠悠地走回宿舍睡觉 。
这面的制作工艺很简单,一包挂面,一瓢清水,两根油菜,几滴酱油和醋,可毕业后我再也没吃过那么好吃的面 。有时候回想起来,馋得咽唾沫,可就是想不起来到底是什么味道 。
后来,弟弟上中学,有一天,下晚自习后拿塑料饭盒给我带回一碗面 。看着真寒碜,汤面上漂着几滴油,面还是那么少,那么细,我拿起筷子一嗦,两口就吃没了,喝一口汤,对,还是多年前的味道 。
弟弟捧着饭盒喝口汤,说:“明天再买 。”
【吃面的艺术】妈妈从旁边经过,皱着眉头撇撇嘴,说:“家里是缺你们吃的还是缺你们喝的?就跟闹灾荒似的 。”
我很纳闷,为什么世界上最好吃的面却那么朴素,甚至有点儿上不得台面?
这些年教做饭的视频多了起来,妈妈常跟着视频学做饭 。
一天晚上,快下大雨了,我和弟弟赶紧跑到房顶上收衣服和鞋子,老妈在厨房里捣鼓一种从没见过的面食,又要煮又要炒,制作工序麻烦得很 。
“你吃过吗?”弟弟着急忙慌地收棉花,这是给我做嫁妆的棉花,可不能被雨淋湿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