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梅著花未

寒梅著花未
文章图片

在文学的字面意思之下,其实隐含了非常深刻的内涵 。比如我们从小就耳熟能详的一首脍炙人口的短诗——王维的《杂诗》: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很多人对这首诗非常熟悉,也觉得最后一句理所当然 。然而每当我提出一个问题,被问到的人总会哑口无言——因为他不知道,也没有想过,为什么王维会有最后那一句提问 。
为什么久别重逢的时候,王维问的是,冬天的梅花开了没有?他为什么会问这么一个微不足道的小问题?
我们会有一个常态的心理反应,它应该比较像初唐诗人王绩所写的《在京思故园见乡人问》里的表达方式 。我们会觉得理应迫切询问家乡是否安好,父母是否健在,然后问庭院、书斋等,家乡的一切是否依然如昔 。
相较之下,王维的提问就非常奇怪 。可是奥妙就在这里 。
首先,请注意一处小小的训诂,就是“来日绮窗前”的“来日” 。这个“来日”,指的是这位从故乡来的亲友来这里的那一天 。换句话说,他问的是这位亲友所能够掌握到的关于家乡的最新的信息 。王维传达出他确实非常渴望知道故乡最新状况的心意 。
但是他为什么要问“寒梅著花未”?花开了没有,这究竟关乎什么呢?这跟我们心里最迫切的担忧似乎是没有关系的,然而它却深深触动了1000多年来许多游子的心灵 。它的奥秘在哪里?
我非常幸运,在成长过程中,通过一位老师揭开了这个奥秘 。
1983年,那时候我是一名高中生,这位老师是1949年到达台湾的 。他曾讲过一个故事,让我终于找到理解王维这首诗的钥匙 。
【寒梅著花未】两岸的阻隔历经了不同阶段的变化,首先是彻底的隔绝,然后是两岸的人可以通信,之后就是允许两岸的人在第三地见面 。而众所周知,关于第三地,从地理优势上来说,香港一定是首选之地 。于是,他终于跟弟弟约定,他们在香港见面 。
他说,心里的焦急、忐忑,无法用言语来形容 。可是当重逢的那一天终于到来时,在终于见到弟弟的那一瞬间,内心的千言万语却无从诉说 。就在那一刻,連自己都没有办法理解的是,他脱口而出的是一个自己根本没有想过的问题,他也根本不想知道那个问题的答案,那个问题就是,家乡现在有没有电?
阻隔会造成很多误会,他可能觉得家乡的发展水平还停留在30多年前吧 。其实对这个当事人来说,他根本不关心这个问题,因为有没有电无关紧要,这跟亲人健在与否、安好与否完全无关 。
我在台下听了这个故事后,心里百感交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