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生素的故事的读后感大全

【抗生素的故事的读后感大全】抗生素的故事的读后感大全
文章图片

《抗生素的故事》是一本由[美]威廉·罗森著作,中信出版集团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69.00元,页数:43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
《抗生素的故事》读后感(一):抗生素的故事:一顆改變人類命運的藥丸
作者William Rosen 。英文原名《The Miracle Cure: The Creation of Antibiotics and the Birth of Modern Medicine》 。中文書名只體現了原書名副標題的部分内容,且其副標題不如不加 。
最後兩章顯得有些邏輯混亂,且給人急於結束的感覺 。另外全書有些内容從上下文來看,似乎譯文的意思反了 。
對於抗藥性的問題論述很少,作者無疑沒有意識到,抗生素的研發,面對的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死胡同 。
有趣的是,1932年德國人開發的世界上第一种商品化的合成抗菌药,百浪多息(Prontosil),其初始的想法是特定的細胞會被特定的染色劑染色,從而可能可以實現靶向殺菌,因此該藥是通過對染料分子的不斷修改獲得的 。結果該藥在體外對病菌無效,而在人體内有效的原因,是它在體内被分解,用於修改分子的修飾物磺胺才是有效成分 。
《抗生素的故事》读后感(二):我感兴趣的内容
抗生素
1.大规模收集土壤细菌样本,从中找出能杀死致病菌的抗生素,再加以工业化培养或者化学合成的运作方式,简明,科学 。其实和营销工作异曲同工,研究清楚自己的优势,再研究自己的目标客群在哪,一对一,大规模地去营销 。
大多数抗生素的抗菌性源于破坏细菌的细胞壁,而病毒的主要成分为自由浮动的DNA组,没有也不需要细胞壁,抗生素对病毒无效 。
2.凯尔茜的新系统为新药指定了三个研究阶段 。首先是临床实验第一阶段,用于确定药物对人体的毒性 。通过对几十名研究对象提供递增剂量的药物以确定安全剂量的范围 。经第一个阶段测试合格的药品将会转入临床实验第二阶段,通过对几百名研究对象进行药物测试,以判定该药疗效(如果有的话)是否能通过统计数据的形式表现出来 。新药审批的最后一关是通过1963年的法规确定下来的,这一实验阶段将会确立新药的临床实践价值:安全性、药效和最佳剂量计划 。因而,第三阶段的实验需要大量的实验对象,通常需要几千人参与,并且要在多个地区实施实验 。在后两个实验阶段,尤其是第三阶段,FDA更愿意做随机性的研究,同时使用“实验加控制检验手段” 。如果测试的新药所治疗的疾病尚无标准的治疗方案,可以通过给控制组服用安慰剂进行比较 。鉴于很多感染性疾病及大量其他疾病已经有可供治疗的药物,如果要审批治疗这些疾病的新药申请,FDA的研究应当检测其“非劣性”,即这种新药是否比现有药物的药效差 。在这两种情况下,FDA审核员将更倾向于批准那些通过双盲“实验加控制检验手段”(研究员和实验对象都不知道哪个实验对象属于实验组或者控制组)测试后的药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