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四讲》读后感精选( 三 )


《美学四讲》读后感(三):《美学四讲》——跟随先生的脚步 , 走进美学的殿堂
当代著名哲学家、美学家和思想学家李泽厚先生于11月3日7时在美国科罗拉多家中逝世 , 这位91岁的老人离开了我们 , 可他却为我们留下了不朽的精神财富 , 值得我们妥善珍藏 。李泽厚先生曾担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和国外多所大学的客席教授、客席讲座教授 。他在中国思想文化的进程中留下了自己明显的足迹 , 他所研究并发展的美学理论精致又宽广 , 他的美学思想自成体系又令人折服 , 对我国美学学术研究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学者赵士林曾撰文介绍李泽厚先生及其创见 , 称其为“当代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者中最有学术原创性的哲学家、思想史家与美学家 。”
《美学四讲》与《美的历程》、《华夏美学》 , 并称李泽厚先生的“美学三书” , 在这本美学思想的全面系统的论著中 , 作者探讨了美学领域的诸多命题 , 引领广大读者走进美学的殿堂 。
那么 , 美学是什么呢?李泽厚先生却引导我们在寻觅美学的定义之前 , 先去关注这门学科的具体历史和现状 。是的 , 要想了解美学 , 就要去认识美学的对象、范围和内容 , 也要从时间的跨度上去认识它 , 既包括从古代起关于美和艺术的哲学议论和理论探讨又包括现代美学研究对象领域和内容 。在此基础上进行深入的研究 , 就得到了书中这样的定义 , 那就是 , “美学——是以美感经验为中心 , 研究美和艺术的学科 。”
美是无处不在的 , 它对于人类而言有着永恒的吸引力 , 也指引着人们去追求、去探索 。而美学的哲学思考不但让我们对美展开全方面的认识 , 也引导我们对美进行深层次的挖掘 , 而这样的研究也让美与我们的命运紧紧相连 。是的 , 美与人的主观情感、意识是分不开的 , 人们发现美、创造美 , 将美转化为艺术 , 没有人的欣赏、创造和互动 , 美也就失去了它的价值和意义 。
书中说 , “美的本质 , 根源来于实践” , 这一句直接明了地揭示了美的最核心内容 , 那就是实践 。人类在了解客观世界规律的基础上改造客观世界 , 这个过程就是人类参与、进行社会实践的过程 , 而在这个过程中也形成了美的意识与美的规律 , 所以我们说美与实践是密不可分的 。美是人类永恒的追求 。我们在不断探索自然的奥秘 , 完成自身发展的过程中 , 发现美 , 理解美 , 创造美 , 这也将是人类永恒的事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