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度努力读后感100字( 二 )


整本书的写作结构比较的清晰,作者以心理咨询师的身份,以第一视角呈现了八种不同来访者的生活状态,以他们接受心理咨询的整个过程,为主要内容,让你再了解他们心理情况的同时,了解整个咨询的环节,以及他们从接受心理咨询,到心理咨询师发现他们的问题,以及在心理咨询师的帮助下,他们自我疗愈的过程 。当然,这本书为了让读者们,更加清晰的了解来访者在咨询时的各个心理状态,在第二章,就根据他们的触发原因,以及接受咨询时的各个状态,以及之后各自的改变,进行了大体的分类 。
所以在阅读这本书时,除了从头读到尾以外,也可以根据作者给八位来访者的定位,比如完美妈妈、有用医生,这些提示,而单独的看完一个又一个来访者的整个疗愈过程 。如果你也觉得倍感压力,觉得自己不够完美,需要通过外在的形式,比如大吃大喝,不停的买东西来缓解压力,对自己缺乏信心,有一定的焦虑倾向,那么这本书很适合你通过别人的来访经历,以及愈合过程了解自己的问题,并且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 。当然,这本书并不是万能药,觉得自己有较严重的焦虑和压力的话,一定要及时看心理医生,接受心理辅导 。
当然,这本《过度努力》,不仅仅通过不同人的压力,分析了不同人面临的问题和解决方法,也呈现了一个心理咨询师基本的咨询流程,很适合想要走进心理咨询行业,想成为心理咨询师的人,当做入门级读物,喜欢这本《过度努力》的小伙伴,可以自己找书来看一下 。
《过度努力》读后感(三):不能停,不能躺平,只能努力
近年,“卷”成了我们三句不离口的话题,我们很多人都认为,“卷”其实都是在做不必要的奋斗,换个词,或许就是“过度努力” 。
凡事有个度,即使努力也如此 。努力不够,难有收获,过度努力,也难有更多的收获 。
不过,周慕姿提醒我们,“过度努力”不止如此 。
“过度努力”有其特征和更深刻的问题 。事实上,它所反映出的,是这类人群内心深处的焦虑、恐惧与无奈 。周慕姿在书中有句话让人印象深刻:
这不得不让人想起罗伟章去年出版的小说《谁在敲门》 。小说表现的是成年人获得幸福的不容易与幸福的脆弱,大家都在为生活奔波,为解决生活出现的各种问题而劳碌,这边厢好不容易解决了,那边厢又出幺蛾子,总之,马不停蹄且如履薄冰,连敲门声也让人心悸 。
“过度努力”的人群正是经历过这样的经历,才生成了“过度努力”的反应——必须努力,不能停下,一旦停下脚步,迎面而来可能是堪比海啸般的灾难,总之,只能努力 。尽管灾难往往都是自己想象出来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