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大逆转的读后感大全( 二 )


老龄化形成的供给加需求双向冲击将会导致严重的通胀和赤字压力,公共部门在缺乏全球协调的情况下很难通过增加企业税和财产税来缓解家庭部门的赤字 。这个观点又和罗德里克是一致的 。
《人口大逆转》读后感(三):中国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最大风险是什么?
2021年中国人口统计数据出来了 。
这个数据证明了一点,中国人口负增长的时代即将到来 。
65岁以上人口占比超过14%,中国已经进入了老龄化社会 。
那么,中国人口老龄化究竟会有哪些深远的影响呢?
带着这个疑问,我读了一本书《人口大逆转 : 老龄化、不平等与通胀》 。
作者是两名金融界权威人士 。
查尔斯·古德哈特(Charles Goodhart)是英国科学院院士,“古德哈特定律”(当一个政策变成目标,它将不再是一个好的政策)提出者 。
马诺杰·普拉丹(Manoj Pradhan)是独立经济研究智库Talking Heads Macro创始人,曾任摩根士丹利董事总经理 。
本书最主要的观点是,人口结构和全球化的大逆转将导致更高的通胀 。
过去30年,中国和其他加入全球化进程的国家帮助降低了全球的通胀 。
但是随着中国的老龄化,一切都开始逆转了 。
印度等国家存在种种问题,难以弥补中国老龄化造成的影响 。
作者认为起到重要作用的是中国的举国动员力,非洲等小企业体系不够完备且高度分散的经济体很难复制 。
而印度支离破碎的社会结构成为建立坚实经济基础的障碍 。
作者着重指出了一点,老龄化可能带来护理需求的暴增 。
痴呆、阿尔茨海默病和帕金森病的发病率随着年龄增长急剧上升 。这些与年龄有关的疾病都不会导致过早死亡 。
随着预期寿命的持续增加,许多老年人将长时间患有这些疾病 。
老年护理是一项劳动密集型工作,但在可见的未来都很难被机器人代替 。
随着人口趋势的逆转,未来对劳动力的需求会激增,尽管科技对制造业和农业有很大帮助,但是它并不能像之前一样作用于服务业,尤其是养老服务上 。
本书重点讨论一个国家的例外,就是日本老龄化很严重,但是过去一直是通缩的 。
作者的主要观点是,日本之所以能以这种方式发展,正是因为日本本国的劳动力供给减少的时候,恰逢世界其他地区的劳动力过剩 。
日本企业采取行动,利用全球的人口红利来抵消本国的人口不利因素 。
作者认为,央行控制通胀会变得越来越难,原因有二 。第一,通胀是人口结构性和全球性力量的结果;第二,政府不会同意加息,因为加息危害经济增长,妨碍政府连任 。
本书的逻辑推理还是比较通畅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