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传读后感100字( 二 )


赞美一个人,并不需要贬低另一个人 。无论苏轼还是苏东坡,都只是一介凡人,总会有喜怒哀乐与恐惧幽暗 。苏东坡能直视这些东西,反倒是作为一个花痴真爱粉的林语堂不能直视 。
林语堂试图将苏轼塑造成神,是他最失败的地方,虽然这并不妨碍东坡本身的伟大,但总归让人觉得像吃了苍蝇一样恶心,如东坡所言一样,不吐不快 。
林语堂可以接受苏轼豁达、狂放、不拘小事,但不能接受王安石专注、直白、明确,以及独断朝纲 。但林语堂从不想一下,神宗在,凭什么王安石能独断朝纲 。
只能说,林语堂被爱冲昏了头脑 。
一如我年轻的时候很喜欢英格兰,所以我一直非常非常讨厌C罗,将完全不相关的、将英格兰自身的孱弱都归罪于C罗,这是非常无耻的行为 。
谢谢林语堂终于让我明白了自己的无耻 。
尽管这本传记让人无语,但林语堂自有功底在 。还是能看,特别是后半部分 。
东坡的一生,虽然称不上颠沛流离,但也总归算是始终不由自主地“在路上 。”
这种“在路上”让他见天地、见众生,可以说他的豁达,除了本身饱览诗书的积淀,更在于读万卷书后行万里路的实践,这让他随时能与天地相和,随时能超然于声名之外 。
这让人艳羡,也让人敬佩 。
《苏东坡传》读后感(三):《苏东坡传》书评
有人可能会为苏东坡惋惜,终于结束流放北归,在"安享晚年"的前夜,我们的东坡居士却病倒了,最可惜的是在雷州时和弟弟子由的见面竟成了永别 。小时候的我们是多么期待长大,甚至幻想过无数次自己长大之后自由自在的感觉;小时候的我们是如何也没有办法理解大人世界的苦难的,甚至到长大后,依然无法理解人生就是一场修行,每个人都是苦行僧 。
苏东坡20岁便考取了功名,而且诗词作的又那样好,可能没有想过自己的才华有一天为自己带来的却是牢狱之灾 。苏东坡从家乡眉山到京都,从京都到地方,从地方再到京都,从京都最后到地方、地方、地方……一辈子的困局便是正如他在《寒食帖》中所说"君门深九重,坟墓在万里”,想进忠不能,欲尽孝亦不能 。正因为我们的人生是苦难的,所以祝福词都是“一帆风顺、万事如意、百年好合……”所有人出生拿到的牌可能都不一样,有些人注定会比别人的生活更辛苦一些,但是无论如何,每个人的生活都有各自的痛苦 。
苏东坡在一次次的流放中伤心过、难过过、心灰意冷过,难得的是他一直对生活抱有达观的态度,被贬到岭南还能“日啖荔枝三百颗” 。
苏东坡无论是科举高中、诗词以及为人受大家所喜爱、甚至漂泊半生的流放生活,这所有的一切,都是苏东坡该做的修行,你我也有各自的修行,谁也逃不脱,人生的死亡现在有了一个很好的解释——人生的完结也就是修行的结束,不多也不少,到那儿刚刚好!正如《金刚经》所述: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