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人读后感100字

英国人读后感100字
文章图片

《英国人》是一本由(英) 琳达·科利著作,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79.00,页数:539,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
《英国人》精选点评:
●英国内部英格兰、苏格兰及威尔士之间关系复杂,文化多样,在岛国特有的环境及新教信仰、外来威胁的情况下,较早的经济发展,逐步形成英国与欧洲大陆之间的差异,出现国家意识 。美国独立之后,英国各部分精英阶层逐步联姻,在全国各个范围均有土地及利益,出现一种实质上的链接 。英国的贵族阶层为营造自己的形象通过追求荣誉及勤奋工作的形象来获得统治的合法性,同时通过吸收新近的精英,扩大圈子,但新近精英比例很低,在很多情况下也跟前贵族圈有各种关系 。现在英国已与欧洲逐渐同质化,凝聚英国人的观念在逐步淡化,这会给英国造成什么影响?
●国家是想象的共同体,琳达科利给读者展现的是从1707年英格兰及威尔士和苏格兰合并至1837年维多利亚女王登基之间那个“漫长的十八世纪”,英国是如何形成的 。地理、宗教、贸易和战争,互相交织塑造着这个国家 。界定一个国家的边界和内涵,需要动态的时空观念 。这本书层次丰富,英国史最佳读物 。
●作者选取滑铁卢战役前后(1800年左右)这个断面,考察英国国内政治整合的进程,发现几十年前还在互斗的苏格兰、英格兰、爱尔兰、威尔士人,现在都争相搭上不列颠的帝国快车 。国家整合的支柱有三:共同的新教信仰(爱尔兰除外)、海外商业利益共同体、议会内外的政治协调,当然还有共同敌人:天主教及其代表法国 。民主和民族国家实则一体两面:前者让权贵阶层利益得到协调,在海外征服中成为对外的共同体;后者强化了这一共同体概念,却也激起了对天主教徒、对法国的仇恨 。不过此时大英帝国的整合并未完成:不说海外殖民地地位问题,国内工人、女性等大众还排斥在政治体制外,将对这一体制造成巨大冲击 。
●很好地讲述了一个故事,译笔流畅,了解英国“建国”历程的佳作 。其形成过程早已为英国今日所面临的问题埋下祸根 。
●1993年沃尔夫森历史奖作品,一个一直以来需要研究的课题 。民族主义与普世自由主义结合点的特殊性是如何形成的 。盎格鲁式的普世主义,到底界限在哪里呢?特朗普式的民族主义仅仅是一种“发烧”吗? PS:阅读中的思考和体验很多 。需要总结下撰写综合评论 。
●在马克斯·韦伯之前,“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的命题就有了雏形,英国人普遍自认为比天主教的法国、意大利富裕,然而他们选择性忽视贫穷的新教北欧国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