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骚》读后感锦集

《潮骚》读后感锦集
文章图片

《潮骚》是一本由[日]三岛由纪夫著作,一頁folio | 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2.00元,页数:22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
《潮骚》读后感(一):海边的小茉莉
在一个与世隔离的小岛上,质朴懵懂的少年新治偶遇少女初江,“直疑秋水为神态,犹识春风在画图,”他无法抑制心中的喜爱,却因为家世的差异,而无法靠近 。灯塔边的偶遇,让初江也爱上了这个有着古铜色肌肤的明亮少年 。初江的爸爸照大爷禁止两人见面,却挡不住少年之间狂热而持久的爱 。终于,新治在暴雨中守护船只的勇敢,让照大爷为止动容和钦佩,两个年轻人终于谈起了甜甜的恋爱 。
读罢,我沉浸在这座充满粉红泡泡的桃花源境,闻着海风里的咸味,看见清晨薄雾下发白的天空、灯塔下的呼啸的海浪,还有少年潮湿的爱欲和纯洁的爱情 。
但是,这是我印象中的三岛由纪夫么?那个写暴力美学“金阁寺”的三岛,那个剖腹自杀的三岛 。三岛写出了如此静怡的歌岛,卧轨自杀的海子也写出了“面朝大海,出暖花开”的美好 。也许即便对世界失望,他们心中也存在着一个镜花水月 。法国女作家玛格丽特·尤瑟纳尔曾如此评论道:“《潮骚》这样洋溢着幸福的书,作家在其写作生涯中只能写出一本 。三岛由纪夫的三部杰作中,如果说《假面自白》是黑色的,《金阁寺》是红色的,那么《潮骚》就是透明的 。”可是,即使只有这一本,也已经足够 。
《潮骚》读后感(二):直接的人生
三岛由纪夫在《潮骚》中塑造了他的桃花源——一处远离城市的小岛,隔绝而淳朴 。
小说描写了一段少年少女的恋爱,一见钟情,被女孩父亲阻拦,直至修成正果 。非常俗套的情节,以如今的眼光看似乎它已经古早到足以成为“封建” 。但三岛在开始就给出了前提:城市里的孩子通过电影和书籍学会如何恋爱,而歌岛由于与世隔绝,新治和初江是通过自己摸索学会恋爱的 。
张爱玲说过,城市的孩子,总是先从电影里看到海,之后才看见真正的海,总是先看见主角接吻,再亲自谈恋爱 。
间接的人生 。
而三岛笔下的歌岛则不是这样,古老的规则运行其间,婚丧嫁娶有其独特的不容置疑的规矩,却不显得“落后” 。三岛不想批判什么,《潮骚》里的风景描写带着原始的清澈的气息,海是深沉的、危险的,同样是馈赠的,人与海相依相守,通过劳作获取生存资源 。在这里看不见任何异化的存在,每一个人与每一件物都处于自然的轨道上,没有精神性的哲学思考,只有直面肉体与欲望的时刻,由于淳朴与自然,便一点儿也不显得流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