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和人之间:始于好感,敬于才华,合于三观,忠于人品

人和人之间:始于好感,敬于才华,合于三观,忠于人品
文章图片

若想被人拥抱,先自己张开臂膀 。
《千与千寻》里说:
人生就是一列开往坟墓的列车,路途上会有很多站,很难有人可以自始至终陪着走完 。
在这趟漫长的人生旅途里,每个人都是匆匆过客,都在不断地经历相遇和别离 。
但相识的人再多,最后你终会发现:
留在你身边的,永远都是最合拍那几个 。
你也会明白,真正好的友谊,往往都是始于好感,敬于才华,合于三观,忠于人品,久在舒服 。
01
始于好感
人与人初次相见,最先看到的是一个人的外在 。
美国心理学家洛钦斯就曾提出,在人际交往中,存在一种“首因效应” 。
指的是,在人际交往中,你给人留下的第一印象,会在别人头脑中占据着主导地位,影响日后的交往进程 。
当年杨绛第一次和钱钟书见面,是在清华的古月堂 。
两人初见的第一眼,便被彼此深深地吸引了 。
杨绛赞钱钟书,眉宇间“蔚然而深秀 。”
钱钟书也为杨绛提诗道:“颉眼容光忆见初,蔷薇新瓣浸醍醐 。”
他们两个都是出了名的爱书之人,共同的兴趣爱好让他们很快找到心灵相通的感觉 。
此后的岁月里,他们不仅仅是恩爱的夫妻,更是精神上的挚友,一辈子的知己 。
正如钱钟书所说:真正友谊的形成,并非由于双方有意的拉拢,带些偶然,带些不知不觉 。
好的感情,都是始于初见,赢在好感 。
而这样的情谊,就如同生命中一轮皎洁的明月,总会在人生灰暗迷茫的时刻,点亮彼此心中的微光 。
人生在世,如果有幸遇到这样的缘分,万望珍惜 。
人和人之间:始于好感,敬于才华,合于三观,忠于人品
文章图片

02
敬于才华
古人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
我们选择跟什么样的人深交,就会有什么样的未来 。
与真正有才华的人同行,会让我们审视自己、提高自己,逐渐变得更加优秀 。
与优秀的人在一起,人生也会变得更加明朗 。
历史剧《大秦帝国之裂变》中,讲了这样一段剧情 。
在群雄逐鹿的年代,国力虚弱的秦国陷入了绝境 。
秦孝公努力想让秦国变强,于是广发“求贤令”,盼着能人之士能助他一臂之力 。
当时,远在魏国的商鞅听闻这个消息也赶了过来 。
他多番试探,确定秦孝公是难得的明君以后,便直奔主题,畅谈了他的变法强秦思想 。
秦孝公听后频频点头,并不禁赞叹道:“先生终显大才本色啊!”
此后,两人倾心相交,成为了一生的知己 。
在长达二十年的大变法中,秦孝公始终无条件地支持商鞅,自己甘居幕后做虚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