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诗词会 汉代诗词( 六 )


“桂树”,桂花树,神话传说 月中有桂树,古人往往桂月连用,以桂树指代月亮,这两句是夜间景象的描写:尽管皓月当空,但仍然华 灯高悬,灿烂夺目,似与空中的月亮争辉 。
这是写主人家通宵达旦,日夜相继的过着奢侈享乐的生活,具 有深刻的认识意义和教育意义 。
封建社会里,在爱情问题上,男女之间始终是 不平等的,女子常常是受害者 。
汉乐府民歌《白头 吟》是一首女子向用情不专的夫君表示决绝的诗,诗中借写诀别来痛斥男子的无情 。
诗云:“今日斗酒 会,明旦沟水头 。
躞蹀御沟上,沟水东西流 。
”前两句写情变之快 。
“今日”和“明旦”对举,极言其快 。
“斗 酒会”,借饮酒聚会,喻当初男欢女爱 。
“沟水头”,实指“沟水头的人”的省称,借人在水流,来喻此刻的 情去恩移,双方毫无关系 。
这里以“斗酒会”和“沟水头”对举,旨在指责男子感情变化无常 。
后二句是女 子设想之饲,写和负心汉别后,自己在御沟边心情沉重地徘徊,而流水无情地向东流去,两相对比,痛 斥男子的无情 。
借酒歌颂劳动妇女的高尚品格 。
辛延年写的 乐府诗《羽林郎》,描写了一个酒家胡姬反抗强暴的 故事,实是“托往事以讽今” 。
诗中有这样耐人寻味的四句:“就我求珍肴,金盘脍鲤鱼 。
就我求清酒,丝绳 提玉壶 。
”金吾子企图用自己的摆阔气讨好并诱惑胡姬,胡姬针锋相对,毫不动摇,像招待一般客人一样,金吾子要美酒,她用丝绳提着玉壶送上来;金吾子要 好菜,她用镶金的盘子端上炒鲤鱼丝 。
可见她沉着冷静地与之周旋,既稳重又大方,不卑不亢,做着酒家 该做的事,可谓应付机智,绰绰有余 。
汉乐府民歌《陇西行》,歌颂了陇西一带一位能操持门户、应酬宾客 的“健妇”,其中描写用酒酬宾部分最为出色 。
“清白各异樽,酒上正华疏”,“清”,淡酒,是主妇饮用的 。
“白”,白酒,浓酒,是客人饮用的 。
“华疏”,是形容酒的清澈透亮,色美味醇 。
“酌酒持与客,客言主人持”, 这是写主客相互让酒,推辞一番 。
“却略再拜跪,然后持一杯”,放下酒杯先向客人行拜跪礼,然后再端杯 陪客 。
“谈笑未及竟,左顾敕中厨”,“敕”,犹言命令,饮过几巡酒了,该上主食了,回头命令厨房里的人赶 快备办 。
“促令办粗饭,慎莫使稽留”,“粗饭”,是主人的谦辞,实际上是很精美的饭菜 。
“慎莫使稽留”,犹 言手脚麻利,不要让客人坐着等饭 。
这几句写出主妇十分能干,既彬彬有礼,又安排精当,令人叹服 。
用酒浇愁是一种普遍现象 。
《与苏武诗三首》 (其二)就反映了这一内容,诗云:“嘉会难再遇,三载 为千秋 。
临河濯长缨,念子怅悠悠 。
远望悲风至,对酒 不能酬 。
行人怀往路,何以慰我愁?独有盈觞酒,与子结绸缪 。
”这首诗,《文选》、《古诗笺》均认为是李陵所 作 。
据诗内容,写作年代可能在李陵率步卒五千击匈奴,转战矢尽投降匈奴,苏武出使被扣之时 。
始元六 年(公元前81年),因匈奴与汉和好,苏武被遣回.汉 时,李陵为苏武饯行,即席而赋此诗 。
诗的大意是说,一别难会,想念更深,满怀惜别之情,这无穷无尽的 惆怅,只能用酒来浇愁了 。
开头两句,用抒情的笔调,发出令人心酸的生离死别的感叹 。
三、四两句,述说 自己今后要洁身自好,对即将离别的朋友充满无穷的思念 。
五、六两句,陈说自己内心充满悲痛,面对美 酒竟连敬酒也无心绪了,极言内心的痛楚 。
七、八两句,用设问句的形式提出问题,行役之人怀念着归去 的道路,惆怅万分,但用什么来安慰“我”的悲愁呢?这就逼出最后两句,以自问自答的形式,说明要解除 内心的痛苦,唯独用满觞之酒,并与朋友结成骨肉之情,只有这样,才能安慰“我”愁苦之心 。
东汉诗人宋 子侯写了一首《董娇饶》的乐府诗,此诗写作者在洛阳城东路上的所见,感伤女子命不如花,深刻地反映了封建社会中妇女年轻被损,年老被弃的不幸遭遇, 表现了作者对女子薄命的深切同情 。
诗的前六句描 写洛阳城东路上的一片明媚春光,接下四句写一个妙龄蚕姑在行将采桑途中,见到桃李盛开,便用手攀 折枝条,致使落英飞堕,引出桃李与蚕姑的一番争辩 。
接下四句,蚕姑对自己折花行为进行辩解,讲得 挺有道理,雄辩地说明女子的命运事实上连花都不如,使作者感叹不已,说他此曲难终,愁肠难解,只有 “归来饮美酒,挟琴上高堂”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