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诗词带田格

毛主席诗词带田格

毛泽东的主要诗词作品毛泽东的主要诗词作品有:最波澜壮阔,战争史诗之作:《西江月·井冈山》、《如梦令·元旦》、《减字木兰花·广昌路上》、《蝶恋花·从汀州向长沙》、《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渔家傲·反第二次大“围剿”》、《菩萨蛮·大柏地》《清平乐·会昌》、《十六字令三首》、《忆秦娥·娄山关》、《七律·长征》、《清平乐·六盘山》 。
最词句晓畅,感情饱满之作:《采桑子·重阳》 。
最热情奔放,豪迈激越之作;《念奴娇·昆仑》最朴素纯真,言简意远之作:《六言诗·给彭德怀同志》、《临江仙·给丁玲同志》、《七绝·为女民兵题照》、《杂言诗·八连颂》 。
最寓意深沉,气象宏伟之作:《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最词真意切,酬唱奉和之作:《七律·和柳亚子先生》、《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浣溪沙·和柳先生》《七律·和周世钊同志》、《七律·和郭沫若同志》、《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七律·读《封建论》,呈郭老》最畅想无限,幽思悠远之作:《浪淘沙·北戴河》 。
最泰然自若,高瞻远瞩之作;《水调歌头·游泳》《七律·冬云》 。
最感情真挚,思绪万千之作:《蝶恋花·答李淑一》、《七律·吊罗荣桓同志》 。
最酣畅淋漓,浮想联翩之作:《七律二首·送瘟神》、《七律·到韶山》、《七律·登庐山》 。
最令人神往,奋发向上之作;《七绝·为李进同志题所摄庐山仙人洞照》 。
最淡雅俏丽,格调昂扬之作;《卜算子·咏梅》 。
最荡气回肠,唤人奋进之作:《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 。
...
毛泽东梅花诗词集 原文 卜算子?咏梅 毛泽东 一九六一年十二月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 译文 风雨刚刚把春天送回来,飞舞的雪花又在迎接春天的来到 。
已经是冰封雪冻最冻骨的时刻,悬崖边上还盛开着俏丽的梅花 。
梅花虽然美丽,但并不炫耀自己,只是为了向人们报告春天到来的消息 。
等到百花 盛开时,她在花丛中欣慰地笑了 。
赏析 当我们读到毛泽东同志的《卜算子·咏梅》时,很自然地便会联想到南宋杰出诗人陆游的那首同一词牌的《咏梅》词 。
我们无意比较这两篇产生于不同时代、不同社会背景和作者性格各异的作品之高下,因为那样做既无甚必要也是不尽科学的 。
我们只能说:这两首词都是各自那个时代非同凡响的优秀篇章 。
我们还可以说,时间毕竟已经跨越了八百多年,社会向前大大发展了,诗人的人生观和美学思想也不可同日而语 。
从这个意义上当然可以说:毛泽东的《咏梅》词,以前人所不具有的昂扬格调和社会主义时代精神,诉之于优美的艺术形象,出色地描绘了一个自信、自豪、自强的革命家性格与情味浓郁的诗的意境 。
梅花,是我国历代诗人所爱吟诵的物象 。
特别是一些品格正直的诗词作家,往往借梅花以抒发内心未申之志,喻节操之高洁,表示决不与浊世同流合污之骨气 。
这方面的名篇佳句不胜枚举,已与梅花这种高洁的花种一样,亦作为精神瑰宝位列艺术的芳园之中 。
但古代诗人的咏梅诗,往往在傲骨厌俗中,难免带有孤芳自赏甚至是顾影自怜的气质,感情天地和精神境界毕竟不够广阔 。
当做,这是不能苛求古人的 。
毛泽东同志作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高瞻远瞩于世界风云变幻,托物言志于日理万机之中 。
他也喜欢以梅喻不畏严寒、蔑敌如鼠的革命战士,并在诗词中渗透着乐观主义精神和必胜信念 。
“梅花欢喜漫天雪,冻死苍蝇未足奇” 。
这是他在另一首诗中脍炙人口的名句,足见他对梅花这一物象的挚爱之情 。
《卜算子·咏梅》一词产生的时代背景大致与《冬云》一诗相同 。
中国共产党自她诞生之日起,就是在刀光血影中艰苦奋斗,在敌人的疯狂绞杀中成长养大,直至取得解放全中国的伟大胜利 。
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国内外形形色色的敌人并没有放弃他们明攻暗算的种种图谋 。
在三年困难时期,国际上的反共反华势力更是串演了一出有声有色的大合唱,妄图倾覆中国的社会主义大厦,改变历史发展的进程 。
当时中斩形势不可谓不严峻,国内外敌对势力加于党与人民头上的压力不可谓不沉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