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上语文版古诗词填空 小升初语文古诗词填空

八上语文版古诗词填空 小升初语文古诗词填空

八年级上册北师大版语文诗词填空 1、杜甫《望岳》:(1)包含一切有所作为的人都应具有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 , 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哲理的诗句是:会当凌绝顶 , 一览众山小 。
(2)借齐鲁大地烘托泰山拔地而起、参天耸立形象的诗句是: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
(3)虚实结合 , 表现泰山秀美、高大的诗句:造化钟神秀 , 阴阳割昏晓 。
(4)表现泰山高峻、幽深的诗句:荡胸生曾云 , 决眦入归鸟 。
(5)我们要有勇于攀登高峰的雄心和气概 , 正如杜甫《望岳》中所表达的那样:会当凌绝顶 , 一览众山小 。
2、杜甫《春望》:(1)表现长安春日满目凄凉、传达出诗人忧国伤时之情的诗句是:国破山河在 , 城春草木深 。
(2)诗人感时伤别、看见明丽之景诱发内心伤感(或运用拟人抒发伤感之情)的诗句是:感时花溅泪 , 恨别鸟惊心 。
(3)写战火连绵 , 久盼家音 , 抒发千古以来战争中人们共同感受的名句是:烽火连三月 , 家书抵万金 。
(4) 诗人刻画自身形象 , 抒发忧国念家悲愁的诗句是:白头搔更短 , 浑欲不胜簪 。
(5)平时能引起人们美感的事物 , 却触发了深受安史之乱之苦的杜甫的与众不同的审美感悟:感时花溅泪 , 恨别鸟惊心 。
( 引用《春望》中原文回答 。
) 3、杜甫《石壕吏》:(1)表现老妇丧子的悲痛和含悲度日的诗句是:存者且偷生 , 死者长已矣 。
(2)暗示老妇已被差吏抓走的两句是:天明登前途 , 独与老翁别 。
(3)官吏的强暴与老妇的悲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的诗句是: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4)表明老妇家遇不幸 , 亲子战死 , 揭露战争罪恶的诗句是:一男附书至 , 二男新战死 。
4、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1)《归田园居》中写诗人耕种辛勤的句子是:晨兴理荒秽 , 戴月荷锄归 。
(2)《归田园居》中 , 蕴含了不要在那污浊的现实世界中失去自我的愿望的诗句是:衣沾不足惜 , 但使愿无为 。
(3)《归园田居》中透过“种豆南山下 , 草盛豆苗稀 。
”两句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因久别田园、农艺荒疏 , 而流露出自惭之情 。
5、王维《使至塞上》:(1)诗中写塞外奇特美丽风光的千古名句是:大漠孤烟直 , 长河落日圆 。
(2)写出《红楼梦》中香菱所评论的《使至塞上》的两句描写塞上风光的诗是:大漠孤烟直 , 长河落日圆 。
(3)以比喻表达诗人惆怅、抑郁心情的语句:征蓬出汉塞 , 归雁入胡天 。
(4)以传神之笔勾画出一幅塞外雄浑景象的名句:大漠孤烟直 , 长河落日圆 。
(5)王维《使至塞上》中 , 体现“诗中有画 , 画中有诗”这一追求的两句诗是:大漠孤烟直 , 长河落日圆 。
6、李白《渡荆门送别》: (1)《渡荆门送别》点明出发地、目的地的语句:渡远荆门外 , 来从楚国游 。
(2)《渡荆门送别》化静为动 , 表现诗人过荆门入楚地的壮阔景象 , 含喜悦开朗心情、朝气蓬勃活力的语句:山随平野尽 , 江入大荒流 。
(3)《渡荆门送别》反衬江水平静 , 展现江岸辽阔 , 天空高远 , 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语句:月下飞天镜 , 云生结海楼 。
(4)《渡荆门送别》借故乡之水的深情厚谊 , 表达对故乡思念之情的语句:仍怜故乡水 , 万里送行舟 。
(5)《渡荆门送别》以一种独特方式抒发作者思乡惜别之情的句子是:仍怜故乡水 , 万里送行舟 。
(6)李白《渡荆门送别》描写平原广阔景象的诗句:山随平野尽 , 江入大荒流 。
7、陈与义《登岳阳楼》(其一) (1)《登岳阳楼》(其一)中 , 表现亡国之臣心中的愤懑的诗句是:万里来游还望远 , 三年多难更凭危 。
(2)《登岳阳楼》(其一)中 , 表达诗人无限悲凉的身世之慨的诗句是:白头吊古风霜里 , 老木沧波无限悲 。
(3)《登岳阳楼》(其一)中 , 抒悲凉之情 , 起点眼睛作用的诗句是:白头吊古风霜里 , 老木沧波无限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