缪越 诗词散论 诗词散论 下载( 五 )


诗和词有什么区别时间上讲,一般认为诗开张在战国,词发于残唐五代 。
对于古代大多数的士大夫来讲,诗关乎功名利禄,文人作诗都是在作文章的另一体,是主业,词是副业,诗主而词辅,有写诗不作词的,而作词不写诗的就很少,所以词还有一个名称:“诗余”——到清代有一点不同,词格外获得妇孺的热爱,“清词“中有好几位有名的姐姐就没有什么诗作流传 。
诗和词的区别,王国维《人间词话》说:词之为体,要眇宜修,能言诗之所不能言,而不能尽言诗之所能言 。
诗之境阔,词之言长 。
”意思很明显,好像有位先生是这样皆是的:“用对比来讲:给人的感触印象上,诗刚,词柔;表达的手法上,诗直,词曲;情意的表露程度上,诗显,词隐;性别上(来由和归属),诗男,词女 。
” 诗体与词体文学特征的不同还表现在这样五个方面: 1、和音乐的关系的差异 诗体和词体的文学特征有着很大的区别,下面我们就以格律诗和词的对比来说明诗体和词体文学特征的差异 。
首先,诗词和音乐的关系是不同的 。
中国古典诗歌从一开始就与音乐有着不解之缘,但是诗最终与音乐分离,并且在与音乐分离之后,走向了自己的成熟和繁荣 。
而词是在音乐的土壤中萌芽产生的,音乐性是词体文学的最基本特征,即使在南宋词不再完全入乐歌唱,而成为一种新的韵律诗歌后,它仍是要按照词谱所规定的韵律乐调填写,音乐的烙印依然是不可抹煞的 。
2、外部形式的差异 外部形式的差异表现在句式、句法、韵律、对仗等方面 。
首先从句式上看,格律诗句式整齐划一,古诗长短随意;词的句式则参差不齐,但是词的唱段不齐也是由格律规定的;其次,诗词的句法也有很大不同,格律诗句法相对固定,二三、二二三节奏;词的句法却灵活多样,一字逗念去去千里烟波;再次,诗词的押韵规则也不一样,格律诗只用平声韵,一韵到底,隔句压韵,首句可压可不压;词平仄通压,中间可以换韵,韵脚疏密不定,但由格律规定;最后,诗词的对仗规定也很不相同,格律诗第二、第三两联必须对仗,而词的对仗却灵活得多,没有统一的要求 。
如鼎足对,可对可不对 。
《眼儿媚》 3、题材内容的差异 诗词的题材内容也有很大差异 。
诗在题材上比较偏重政治主题,以国家兴亡、民生疾苦、胸怀抱负、宦海浮沉等为主要内容,抒发的主要是社会性的群体所共有的情感;而词在题材内容上的一个显著特色,就是以描写男欢女爱、相思离别为主,抒发的大多是作者个人的自我情感 。
4、语言特色的差异 诗是一种典型的语言艺术,而词却是一种典型的精美语言艺术 。
缪越先生曾经形象地把诗词语言特色比喻为士大夫延客和名姝淑女的雅集园亭 。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词因为题材多关乎女性,故而词的语言也带有女性化的色彩,更加轻灵细巧、纤柔香艳 。

【缪越 诗词散论 诗词散论 下载】

5、风格的差异 诗词风格上的差异被精练地概括为诗庄词媚(清李东琪语),即使题材内容相同的作品,所呈现出的风格也大相径庭;而同一位作家的诗词作品也表现出截然不同的风貌 。
这与诗词题材内容和语言特色的不同有很大关系.
白 梅王冕(元代)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
忽然一夜清香发...小题1:突出了它耐寒、清高、报春的特点 。
小题2:主要运用了衬托、对比的手法,表达了坚持理想操守,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 。
小题1: 试题分析:由“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散作乾坤万里春”可分别概括出其耐寒、清高、报春的特点 。
点评:这是一道规范的鉴赏诗歌形象的题,这类题分析时要扣住诗歌的主旨,从关键词入手 。
如本诗是托物言志,以物喻人 。
所以要将诗歌中将物当人写的诗句进行重点分析、归纳 。
小题2: 试题分析:用冰雪衬托梅花的坚毅,这是衬托;用桃李对比以显示梅之高洁守志,这是对比 。
点评:这首诗的前两句很明显地都用到了对比和衬托的手法,所以成为命题者关注的重点,这也为学生的阅读提供了一个思考的方向——当某一内容很明显地用到了某一手法时,它很可能成为命题点 。
诗词欣赏庭空客散人归后,画堂半掩珠帘.林风淅淅夜厌厌 。
小楼新月,...海子、杨炼等 。
作为一个创作群体、绘画美,把诗歌作为探求人生的重要方式,在哲学意义上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又因为相当一部分朦胧诗人都在《今天》上发表过作品,朦胧派也往往被称为今天派、孙大雨,二是在黑暗中寻找光明、反思与探求意识以及浓厚的英雄主义色彩,胡适、徐志摩、闻一多、梁实秋等人创办新月书店,次年又创办《新月》月刊,“新月派”的主要活动转移到上海,这是后期新月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