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古诗词刊 上海小学古诗词( 五 )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15、北宋?秦观《踏莎行?郴州旅舍》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 。
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 。
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16、北宋?范仲淹《苏幕遮》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
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
黯乡魂,追旅思 。
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
北宋?周邦彦《苏幕遮》燎沈香,消溽暑 。
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 。
叶上初阳乾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
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 。
五月渔郎相忆否?小辑轻舟,梦入芙蓉浦 。
17、北宋?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18、元?马致远《双调?寿阳曲?远浦帆归》夕阳下,酒旆闲,两三航未曾着岸 。
落花水香茅舍晚,断桥头卖鱼人散 。
19、元?张养浩《中吕?山坡羊?潼关怀古》峰峦如聚...
上海高考语文古诗词鉴赏怎么做 这是我们学校用的资料,一个超猛的老师编的,如果你增加悬赏分,我有更详细资料 怎样鉴赏古诗词(一) 宁波万里国际学校 高三语文备课组 一.明确鉴赏要求 《考试说明》对古代诗词的鉴赏要求是: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2“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
二.分辨古诗类别 要很好地鉴赏古诗词,必须辨别不同题材的诗词,能对具体的诗词作出准确的判断,常见的有如下几种题材的诗:1、爱情诗,这是以爱情(包括悼亡)为题材的诗,也称“情歌”、“闺怨诗” 。
爱情诗自《诗经》起,源远流长,主要描写男女爱慕之情和爱情生活,或抒发离别相思之情 。
如《兼葭》、《迢迢牵牛星》、《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李商隐)、《鹊桥仙》(“纤云弄巧”秦观)等等 。
2004年浙江卷《菩萨蛮 李白》亦属于这一类 。
2、讽刺诗,这是以嘲讽或劝喻手法,揭露社会黑暗、世态炎凉,表达人民或正人直士呼声的诗歌,亦称“讽喻诗”,有时也称“政治讽刺诗” 。
讽刺诗同样源远流长,自《诗经》起直到现代从未消失 。
如《硕鼠》、《伐檀》、《蜂》(唐·罗隐)、《题临安邸》(南宋·林升)等等 。
2004年春季高考北京卷陆龟蒙的《新沙》就属于这一类 。
3、哲理诗,这是一种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描述、议论,来寄寓或阐发某种哲理的诗歌 。
有的点明主题,有的含而不露,引人思考 。
著名的如苏轼的《题西林壁》、《琴诗》等 。
此外,有些诗本身不是哲理诗,只是其中有的诗句富有哲理,如“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等,这类诗不归入哲理诗范畴 。
4、送别诗,这也是最早出现、最为常见的题材之一,主要抒写离情别恨,或用以激励劝勉,或用以表达深情厚谊,或用以抒发别离之愁 。
因为送别常与登山临水相联系,故又称“山水送别诗” 。
如《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王勃)、《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别董大二首》(高适)等 。
2001年全国卷中的《赋得暮雨送李胄》(韦应物)属于这类诗 。
5、记行诗又称记游诗、行旅诗 。
这类诗或描述个人游历见闻感受,或表现思亲怀乡之情,叙事与抒情相结合 。
其内容描写离不开山水,所以又称“山水记行诗” 。
这与纯粹的山水诗略有区别,是“以记行抒情”为主的 。
如杜甫的《旅夜抒怀》、马致远的《秋思》,只作记行诗,不可视作山水诗 。
2002年全国卷中的《春夜洛城闻笛》(李白)属于这类诗 。
6、边塞诗,这是以描写边塞风光,反映边疆将士生活为基本内容的诗歌 。
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有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李颀等 。
高适的《燕歌行》、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王之涣的《凉州词》、王昌龄的《出塞》以及宋代范仲淹的《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等,均是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 。
2004年江苏卷《征人怨 柳中庸》亦属于这一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