阆中红军纪念馆诗词 阆中红军纪念馆

阆中红军纪念馆诗词 阆中红军纪念馆

阆中红军纪念馆烈士名有哪些 成都有位于四川盆地西部的岷江中游地段,其平原面积和丘陵、山地面积几乎各占一半 。
成都市区位于成都平原东部,自古就有都江堰水利工程的灌溉,因此成为“水旱从人,不知饥馑”的“天府之土” 。
成都是古蜀国文化的重要发源地,创办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所宫办学堂??石室学堂 。
在唐宋经济发达、文化繁荣时期,著名诗人李白、杜甫、李商隐等流寓成都,创作了大量吟诵成都风物的诗词歌赋,并留下众多文化遗迹 。
成都气候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多云雾,日照时间短 。
民间谚语中的“蜀犬吠日”正是这一气候特征的形象描述 。
成都气候的另一个显著特点是空气潮湿,因此,夏天虽然气温不高,却显得闷热;冬天气温平均都在5度以上,但由于阴天多,空气潮,却显得很阴冷 。
景观::"天下山水之观在蜀",巴山蜀水,绚丽多姿,自古为文人学士所景仰 。
且盆地四周山脉构造各异,景观独特现属重庆市地域,中国最大的河流长江自西向东横切巫山,形成举世闻名的长江三峡,壮丽多姿,被称为中国的山水画廊 。
成都是大西南重要的交通枢纽,经济的发达城市繁荣的景象与沿海城市不相上下,比比皆是 。
泸州 泸州市,四川省辖市,位于四川省东南部川渝黔滇结合部 。
地理坐标北纬27°39′-29°20′,东经105°08′41〃-106°28′,东西宽121.64千米,南北长181.84千米,幅员12,243平方千米 。
泸州市的旅游资源丰富,名胜古迹众多,主要有泸顺起义总指挥部旧址、忠山、滴乳岩、报恩塔、龙透关、泸州大曲老窖池、玉蟾山、龙脑桥、朱德况场旧姑、笔架山、佛宝风景名胜区、合江县烈士陵园、法王寺、春秋祠、丹山风景名胜区、天台山、红军四渡赤水遗址、红龙湖森林公园、八节洞风景区、黄荆老林、石笋、红军怀念部驻地旧址、"护国岩"题刻、方山等 。
泸州市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南部山区立体气候明显 。
气温较高,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无霜其长,温、光、水同季,季风气候明显,春秋季暖和,夏季炎热,冬季不太冷 。
景观:名胜古迹众多,有宋代建造的江山平远堂,清代建造的奎星阁;有宋代诗人黄庭坚书“滴浮崖”和百子图石刻,有宋代建的报恩塔,市博物馆,朱德在泸业绩陈列馆和纪念刘伯承指挥的泸州起义纪念碑,以及泸州老窖洒厂400年老窖池等景点 。
内江 内江市位于天府之国的东南部,座落在美丽富饶的沱江之滨 。
东连重庆,西接成都,南通自贡、宜宾、泸州,北到遂宁、南充,是川东重镇、四川省规划建设的8个大城市之一 。
地理位置东经104°15′--105°26′,北纬29°11′--30°2′ 。
内江历史悠久 。
内江是开发较早的巴蜀腹心城市,东汉建县,曾称汉安、中江,隋文帝时改称内江,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
1950年设内江专区,1985年改建省辖内江市 。
1998年,经国务院批准,内江行政区划进行再次调整至今 。
由于历史上盛产蔗糖,制糖业发达,素有"甜城"之称 。
内江文化底蕴深厚 。
内江素有"大千故里"、"文化之乡"的美誉,是川中文化发达地区之一 。
自古以来,人文荟萃、才俊辈出,孔子之师苌弘、西汉辞赋家王褒、东汉教育家董均、宋代理学家陈抟、国画大师张大千、新闻巨子范长江、被孙中山授予四大将军之一的喻培伦大将军等都是内江彪炳史册的杰出代表 。
内江市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 。
受盆地和本地自然环境的影响,具有气候温和、降雨量丰富、光热充足、无霜期长的特点 。
冬暖夏热,雨量适中 。
平均气温15℃--28℃ 。
景观:圣水寺,安岳摩崖石刻,张大千纪念馆,隆昌古湖风景区,大自然景园,重龙白云山景区,三湖白牛寨景区 。
凉山 凉山彝族自治州位于四川省西南部,占四川省总面积的10.61%,辖1市16县,州府驻地西昌市,海拔1500米,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温 和,夜月格外明亮,素有“月城”之雅称,又是闻名中外的航天城 。
在凉山,虽然气候条件复杂多样,但无论在什么气候区内,一年四季均可开展旅游活动,且四季如春的旅游气候及旅游城市也不 鲜见 。
西昌市中心海拔1518米 。
由于海拔高,天高气爽,空气水份含量少,又无污染,空气清新,透明度大,晴日夜空,月光皎洁明亮,故而又有“月城”的美 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