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都孤儿》读后感摘抄

《雾都孤儿》读后感摘抄
文章图片

《雾都孤儿》是一本由[英] 狄更斯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6.00元,页数:,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
《雾都孤儿》读后感(一):论善良
有时候我会怀疑自己是否真的是善良的,因为我心里藏着很多阴暗的想法,也经常在暴力美学里找到痛快感 。后来我不再纠结我善良与否,而是判断我做出的行为是否善良 。
善良应该是对比出来的,我帮助被骂的人呛回去,可能就比装哑巴的人要善良一点;我装哑巴不闻不问,可能又要比骂人的人要善良一点;我骂人伤害别人的心,可能又要比打人打得身体青肿的人要善良一点 。我只想以这个一般对比表明,善良还是有等级划分的,至于什么样的等级是人各有自己的排序 。又比如这个女孩,南希,“客气的拐弯抹角的推脱之辞,不愿让一位同胞遭受到当面直接被拒绝的痛苦”,比起一窝子抢劫的男人来说,就是善良的,尽管那点点善良微不足道 。因此评判一个人善良与否,可能只能从行为来看,但行为又是按情况飘忽不定的,那就不能说这个人是不是善良的,只能说这个行为是不是善良的 。那我就不用纠结我是不是一个善良的人,只用纠结我这个行为善不善良,以及这个善良的等级 。后来南希也是通过她的行为表明,她的确是善良等级比她周围的人高(尽管她也确实存在偷窃行为) 。
《雾都孤儿》读后感(二):无法打动我
不知是否年岁大了,经历的看过的事情太多,读完这么一个完美的孤儿的故事,并没有带来任何幸福感和应有的感动 。
完美结局的故事只能是故事 。虽然文中有那么多城市黑暗地带的描写,人性本恶的心理和行为的说明,但是发生在主人公身上的事,只能说还是太幸运了,幸运到感觉这个故事有点假,如今的我更喜欢现实主义一点的小说,这么浪漫主义还是适合更年轻朝气一些的读者们 。十九世纪的英国社会有没有可能存在这样幸运的孤儿,我觉得这完全是作者一番美好的愿景,毕竟这是建立在好心的富人的全力帮忙之上的,但凡没有富人的友好相助,奥利弗应该早就死在那一枪之下,或者早就被警察误判为入室抢劫犯拉去绞刑了 。这个前提条件是很站不住脚的 。
另一个槽点,就是对犹太人的鄙夷 。虽说没有明确表示,但是赋予费金一个老犹太的身份,集贪婪、吝啬、凶残、虐待培养小扒手等等劣根性于一身,最后当然要给他一个绞死的结局,没有交代这个人物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会走到这一步,只因为他是犹太人?让我感觉确实有这么一层意思 。还有一点是宗教痕迹,哈里最后赢得露丝的方式居然是去做一个教士?!我不知道狄更斯其他作品是不是也有这样的宗教有色眼镜,让我感觉挺不舒服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