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四节气大雪诗词 大雪节气诗词

二四节气大雪诗词 大雪节气诗词

大雪的节气诗词《大雪》 陆游大雪江南见未曾,今年方始是严凝 。
巧穿帘罅如相觅,重压林梢欲不胜 。
毡幄掷卢忘夜睡,金羁立马怯晨兴 。
此生自笑功名晚,空想黄河彻底冰 。
《江雪》 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
《北风行》 李白《夜雪》 白居易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春雪》 韩愈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
《雪》罗隐尽道丰年瑞,丰年事若何长安有贫者,为瑞不宜多《终南望余雪》 祖咏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
《对雪》 高骈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 。
如今好上高楼望,盖尽人间恶路歧 。
《雪诗》 张孜长安大雪天,鸟雀难相觅 。
其中豪贵家,捣椒泥四壁 。
到处爇红炉,周回下罗幂 。
暖手调金丝,蘸甲斟琼液 。
醉唱玉尘飞,困融香汁滴 。
岂知饥寒人,手脚生皴劈 《大雪·诗词新调》李磊(诗词新调创始人,中华诗词新调学会会长)斗云如伞盖,大圣欲归来 。
琼楼翘首望,岭候水晶宅 。
犹闻蟠桃香,不觉入瑶台 。
岂为玉皇宴?乃有真情怀 。
抖擞山河志,造化旧尘埃 。
一番新天地,自由多自在!...
24节气的诗歌十四节气的来历--------------------------------------------------------------------------------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 。
远在春秋时代,就定出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等四个节气 。
以后不断地改进与完善,到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已完全确立 。
公元前104年,由邓平等制定的《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订于历法,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 。
太阳从黄经零度起,沿黄经每运行15度所经历的时日称为“一个节气” 。
每年运行360度,共经历24个节气,每月2个 。
其中,每月第一个节气为“节气”,即: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和小寒等12个节气;每月的第二个节气为“中气”,即:雨水、春分、谷雨、小满、夏至、大暑、处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和大寒等12个节气 。
“节气” 和“中气”交替出现,各历时15天,现在人们已经把“节气”和“中气”统称为“节气” 。
二十四节气反映了太阳的周年视运动,所以节气在现行的公历中日期基本固定,上半年在6日、21日,下半年在8日、23日,前后不差1~2天 。
为了便于记忆,人们编出了二十四节气歌诀: 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
二十四节气七言诗 地球绕着太阳转,绕完一圈是一年 。
一年分成十二月,二十四节紧相连 。
按照公历来推算,每月两气不改变 。
上半年是六、甘一,下半年逢八、甘三 。
这些就是交节日,有差不过一两天 。
二十四节有先后,下列口诀记心间: 一月小寒接大寒,二月立春雨水连; 惊蛰春分在三月,清明谷雨四月天; 五月立夏和小满,六月芒种夏至连; 七月大暑和小暑,立秋处暑八月间; 九月白露接秋分,寒露霜降十月全; 立冬小雪十一月,大雪冬至迎新年 。
抓紧季节忙生产,种收及时保丰年 。
随着中国历法的外传,二十四节气已流传到世界许多地方 。
立春:立是开始的意思,立春就是春季的开始 。
雨水:降雨开始,雨量渐增 。
惊蛰:蛰是藏的意思 。
惊蛰是指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中冬眠的动物 。
春分:分是平分的意思 。
春分表示昼夜平分 。
清明:天气晴朗,草木繁茂 。
谷雨:雨生百谷 。
雨量充足而及时,谷类作物能茁壮成长 。
立夏:夏季的开始 。
小满:麦类等夏熟作物籽粒开始饱满 。
芒种:麦类等有芒作物成熟 。
夏至:炎热的夏天来临 。
小暑:暑是炎热的意思 。
小暑就是气候开始炎热 。
大署:一年中最热的时候 。
立秋:秋季的开始 。
处暑:处是终止、躲藏的意思 。
处暑是表示炎热的暑天结束 。
白露:天气转凉,露凝而白 。
秋分:昼夜平分 。
寒露:露水以寒,将要结冰 。
霜降:天气渐冷,开始有霜 。
立冬:冬季的开始 。
小雪:开始下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