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公分别的诗词 分别的诗词

老公分别的诗词 分别的诗词

关于丈夫和妻子离别的古诗《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 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的诗歌311篇 , 又称《诗三百》 。
《诗经》共收录诗歌305首 , 在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
其中“风”包括了十五个地方的 民歌 , 叫“十五国风” , 有160篇 , 是《诗经》中的核心内容 。
“风”的意思是土风、风谣 。
“雅”是正声雅乐 , 即贵族享宴或诸侯朝会时的乐歌按音乐的布局又分“大雅”、“小雅” , 有诗105篇 , 其中大雅31篇 , 小雅74篇 。
“颂”是祭祀乐歌 , 分“周颂”31篇、“鲁颂”4篇、“商颂”5篇 , 共40篇 。
是“五经”之一 。
《诗经》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 。
《诗经》的作者的成分很复杂 , 产生的地域也很广 。
除了周王朝乐官制作的乐歌 , 公卿、列士进献的乐歌 , 还有许多原来流传于民间的歌谣 。
这些民间歌谣是如何集中到朝廷来的 , 则有不同说法 。
汉代某些学者认为 , 周王朝派有专门的采诗人 , 到民间搜集歌谣 , 以了解政治和风俗的盛衰利弊;又有一种说法:这些民歌是由各国乐师搜集的 。
乐师是掌管音乐的官员和专家 , 他们以唱诗作曲为职业 , 搜集歌谣是为了丰富他们的唱词和乐调 。
诸侯之乐献给天子 , 这些民间歌谣便汇集到朝廷里了 。
描写爱人离别的古诗 1:相思树底说相思 , 思郎恨郎郎不知 。
2:自君之出矣 , 明镜暗不治 。
思君如流水 , 何有穷已时 。
3:只愿君心似我心 , 定不负相思意 。
4:天长路远魂飞苦 , 梦魂不到关山难 , 长相思 , 摧心肝 。
5:愿我如星君如月 , 夜夜流光相皎洁 。
6:忆君心似西江水 , 日夜东流无歇时 。
7:瘦影自怜秋水照 , 卿须怜我我怜卿 。
8:从别后 , 忆相逢 , 几回魂梦与君同 。
9:换我心 , 为你心 , 始知相忆深 。
古诗与诗词的区别是什么? 按我的理解 , 问题中的“古诗”指的是“古体诗” 。
与“古体诗”相对应的是“近体诗”而不是“诗词” 。
因为“古体诗”与“诗词”是小概念与大概念的关系 , 严格来讲并无可比性 , 因此 , 只能着重讨论古体诗与近体诗的区别 。
为了叙述方便 , 还是先探讨近体诗的特点 。
近体诗不是“新诗” , 不是所谓“散文诗” 。
近体诗又称为今体诗 , 是句数、字数、平仄和用韵等都有严格规定的律诗或绝句的通称 。
近体诗以律诗为代表 。
律诗有如下四个特点: 1、每首诗限定8句 , 五律共40字 , 七律共56字 。
2、一般押平声韵 。
3、有严格的平仄格式;平仄格式有“粘、对”的规则可循 , 有“孤平”的避忌; 4、讲究对仗和对仗的位置 。
对仗分为工对、宽对、借对、流水对等 , 比平仄的讲究宽松些 。
也有超过8句的律诗 , 那叫做“长律” 。
在长律中 , 除了尾联或首尾两联以外 , 一般用对仗 , 所以又叫做排律 。
绝句字数是律诗字数的一半 , 一般不讲对仗 , 也有用对仗的 。
其次讨论古体诗 。
古体诗又称为古诗或古风 , 是区别于近体诗的一种诗体 。
古体诗有如下的特点: 1、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等形式 , 句数没有限制 , 每句的字数也可以不齐 。
2、押韵 , 可押平声韵 , 也可押仄声韵 。
在仄声韵中 , 还要区别上声韵、去声韵、入声韵 。
3、平仄没有任何规定 , 也不拘“粘”和“对” 。
唐代以前的诗在平仄上没有明确规则 , 唐宋以后的所谓“古风”在平仄上也是完全自由的 。
4、不讲究对仗 , 即使有的地方用了对仗 , 也与近体诗明显不同 , 表现在:①同字可以相对;②同声(平或仄)可以相对 , 而且那是修辞上的需要 , 不受格律束缚 。
“诗词”是个大概念 , 包括诗和词 , 都是通过有节奏和韵律的语言反映生活 , 发抒情感的文学体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