贪图名利的诗词 贪图名利的名人事例

贪图名利的诗词 贪图名利的名人事例

关于贪图名利的格言 得利心不高,失利心不下水流不常满,火盛不久利养及名闻,愚人所爱乐世人无知,以富贵为乐财色於人,人之不舍人间五欲事无涯冷笑富家翁,营生忙似箭贪名贪利,同趋鬼类生前徒费心千万世人重珍宝,我爱刹那静竞利奔名何足夸不履高名五陵公子争夸富不结良缘与善缘人弱心不弱,人贫道不贫1、不以誉喜,不以毁怒 。
明.海瑞《令箴》2、不好名者,斯不好利;好名者,好利之尤者也 。
清.钱琦《钱公良测语.导儒》3、不汲汲于富贵,不戚戚于贫贱 。
《汉书.扬雄传》4、胸怀广大,须从平淡二字用功 。
《蔡锷集.序及按语》5、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棵宁静无以致远 。
三国诸葛这《诫子书》6、少欲则心静,心静则事简 。
明.薛宣《读书录》7、修身以寡欲为要,行已以恭俭为先 。
《古今图书集成.学行典》8、欲淡则心虚,心虚则气清,气清则理明 。
明.薛宣《读书录》9、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
《论语.述而》10、心旷神怡,宠辱皆忘 。
宋.范促淹《岳阳楼记》11、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 。
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12、欲寡则心自诚 。
宋.程颢、程牙刷《二程全书.元丰已未》13、涵容是待人第一法,恬淡是养心第一法 。
弘一大师《格言别录》14、淡泊明志,夙夜在公 。
蔡锷《南宁寓庐联》15、志不行,顾禄位如锱铢;道不同,视富贵如土芥 。
《宋史.隐逸列传》16、凡是一无所求的,什么都会有 。
英国谚语17、不诱于誉,不恐于诽 。
《荀子.非十二子》18、贪欲之人,无有厌足 。
弘一大师《修行法语》19、贪材,权欲和虚荣心,弄得人痛苦不堪,这是大众意识的三根台柱,无论何时何地,它们都支撑着毫不动摇的庸人世界 。
[前苏联]艾特到托夫《断头台》
纳兰性德淡泊名利的诗词 野 鹤 吟赠 友鹤生本自野,终岁不见人 。
朝饮碧溪水,暮宿沧江滨 。
忽然被缯缴,矫首盼青云 。
仆亦本狂士,富贵鸿毛轻 。
欲隐道无由,幡然逐华缨 。
动止类循墙,戢身避高名 。
怜君是知已,习俗苦不更 。
安得从君去,心同流水清 。
提示 诗人以野鹤被羁以寓为官不自由的现实,表达了向往归隐山林的情绪 。
秣陵怀古山色江声共寂寥,十三陵树晚萧萧 。
中原事业如江左,芳草何须怨六朝 。
提示 此诗怀古格调新异,站在批评明代朝政之失的立场,认为明朝亡国像六朝的兴亡一样,是腐朽的统治集团自己一手造成的,文人们何必哀悼其灭亡呢?记征人语(十三首选二首)列幕平沙夜寂寥,楚云燕月两迢迢 。
征人自是无归梦,却枕兜鍪卧听潮 。
一曲金笳客泪垂,铁夜闲却卧斜晖 。
衡阳十月南来雁,不待征人尽北归 。
提示 这两首诗的背景当为记写康熙十八年(1679)征伐三藩之役中,南征清兵久戍不归的幽怨之情 。
长相思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镫 。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 。
故园无此声 。
提示 这首词是康熙二十一年二月,作者扈从康熙帝巡视盛京、兴京路上所作 。
词中含蓄地抒发了殷切的思乡情绪和对扈驾随行生活的满 。
如梦令万帐穹庐人醉,星影摇摇欲坠 。
归梦隔狼河,又被河声搅碎 。
还睡!还睡!解道醒来无味 。
提示 此词背景与前首同,当写于已出关途中的大凌河岸附近 。
思乡厌事的情绪也一致 。
可谓异曲同工的姐妹篇 。
浣 溪 沙小兀喇桦屋鱼衣柳作城,蛟龙鳞动浪花腥,飞扬应逐海东青 。
犹记当年军垒迹,不知何处梵钟声,莫将光废话分明 。
提示 此词作于康熙二十一年春,作者随康熙东巡至松花江地区时 。
内容是凭吊古迹,寄托难以明言的兴废之感,隐含对自已祖先乌拉部被努尔哈赤征服的悼叹之情 。
满庭芳堠雪翻鸦,河水跃马,惊风吹度龙堆 。
阴磷泣,此景总堪悲 。
待向中宵起舞,无人处、那有村鸡?只应是,金笳暗拍,一样泪沾衣!须知今古事,棋枰胜负,翻复如斯 。
叹纷纷蛮触,回首成非 。
剩得几行青史,斜阳下、断碣残碑 。
年华共,混同江水,流去几时回?提示 写作背景与前几首相同 。
作者观看了东北边疆地区的抗俄战地形势,哀悼古今战场上的死难者,欲奋起向上,但见历代战争的悲剧结局,便对封建战功的正义性产生了怀疑,不由悲从中来,对封建势力的兴衰与角逐采取了不以为然的态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