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颂古槐的诗词 歌颂十九的诗词

歌颂古槐的诗词 歌颂十九的诗词

赞美槐树的诗句古代赞美槐树的诗歌有很多,其中比较知名的诗句有“嘉树吐翠叶,列在双阙涯”、“三槐只许三公面,作记名堂有几家”、“密叶繁阴画不成,卷帘双眼为渠明”等 。
(一)嘉树吐翠叶,列在双阙涯” 。
“嘉树吐翠叶,列在双阙涯”出自魏晋时期诗人繁钦以押支韵为体的《槐树诗》 。
诗曰:“嘉树吐翠叶,列在双阙涯 。
旑旎随风动,柔色纷陆离” 。
诗开题即称赞槐树为“嘉树”,而“旖旎”二字算写出了槐花的仪态,“纷陆离”三字更是有说不出的妙意其所吐翠叶 。
诗中,展列在马路两侧的“嘉树”“翠叶”,参差错综,绚丽繁茂,随风而动时,婀娜多姿,充满了飘忽动态之美 。
该诗把槐树的形态描写的如此惟妙惟肖,并让人感觉身临其境 。
(二)三槐只许三公面,作记名堂有几家 。
“三槐只许三公面,作记名堂有几家”出自宋代诗人洪皓的诗文《咏槐》 。
诗曰:“弛担披襟岸帻斜,庭阴雅称酌流霞 。
三槐只许三公面,作记名堂有几家 。
”诗中,诗人首先描述了放下任务后,敞开衣襟,推歪头巾,在庭院的槐树阴下畅饮美酒,无比舒畅的心怀 。
而后感叹有资格面对三槐而坐的只有三公这样的大人物,能在朝堂上留名的又有几个?也就是说,“我”虽是普通百姓,坐在槐树下,饮着美酒,也是三公的待遇了,也知足了 。
(三)密叶繁阴画不成,卷帘双眼为渠明 。
“密叶繁阴画不成,卷帘双眼为渠明”出自宋代裘万顷的诗作《窗前古槐二首》 。
诗曰:“密叶繁阴画不成,卷帘双眼为渠明 。
人间炎热无来处,赢得轩窗分外清 。
”诗中,一棵槐树把清凉带给诗人,诗人描述大院里成片的槐树象撑开的绿伞,虽然卷帘双眼,却造就了一池明柔;虽然不能入画,但其把树荫带给所有人家,让人感到无比清爽凉快 。
裘万顷对槐树可谓情有独钟,还有宋人裘万顷的一首诗,“去岁西湖避暑来,藉花无数眼慵开 。
而今归卧洪崖侧,看尽飞泉看古槐” 。
诗人认为,西湖的美景和名花贵树太多,视觉肯定疲劳,还是寻寻常常的槐树耐看啊 。
...
找赞美石楠的诗词、诗歌石楠和宣州钱判官使院厅前石楠树大朴既一剖,众材争万殊 。
懿兹南海华,来与北壤俱 。
生长如自惜,雪霜无凋渝 。
笼笼抱灵秀,簇簇抽芳肤 。
寒日吐丹艳,赪子流细珠 。
鸳鸯花数重,翡翠叶四铺 。
雨洗新妆色,一枝如一姝 。
耸异敷庭际,倾妍来坐隅 。
散彩饰机案,馀辉盈盘盂 。
高意因造化,常情逐荣枯 。
主公方寸中,陶植在须臾 。
养此奉君子,赏觌日为娱 。
始觉石楠咏,价倾赋两都 。
棠颂庶可比,桂词难以逾 。
因谢丘墟木,空采落泥涂 。
时来开佳姿,道去卧枯株 。
争芳无由缘,受气如郁纡 。
抽肝在郢匠,叹息何踟蹰 。
权德舆〈唐〉:《 石楠树》石楠红叶透帘春,忆得妆成下锦茵 。
试折一枝含万恨,分明说向梦中人 。
司空图〈唐〉:石楠客处偷闲未是闲,石楠虽好懒频攀 。
如何风叶西归路,吹断寒云见故山 。
王建〈唐〉:《看石楠花》留得行人忘却归,雨中须是石楠枝 。
明朝独上铜台路,容见花开少许时 。
张舜民〈宋〉:《石楠》六代乔楠二百龄,分柯中有异枝生 。
孤根自合藏幽处,瑞子何期应太平 。
高似孙〈宋〉:《石楠》自随野意订山行,香学楠花白水生 。
借得风来帆便饱,隔溪新度一声莺 。
槐树阮郎归?初夏苏轼初夏绿槐高柳咽新蝉 。
薰风初入弦 。
碧纱窗下水沉烟 。
棋声惊昼眠 。
微雨过,小荷翻 。
榴花开欲燃 。
玉盆纤手弄清泉 。
琼珠碎却圆 。
古槐志感怀·曾肇嘉从来乡谊重粉榆,逝水流光过隙驹 。
此树婆娑生意尽,低徊古迹有今吾 。
槐安国祚已频移,土著元存账远离 。
倘到故乡休倦步,清阴夹道忆明时 。
题大槐树七绝·萱漳古迹纷纷侈口传,碑铭款识觅残编 。
道傍余荫留佳话,枝叶纷繁遍大千 。
人民进化日蒸蒸,乔木堪将敌国徵 。
叶落归根文献在,清时寒食诉黄陵 。
咏古大槐树·李克宽芽杈奇特剩枯身,无复南柯梦里人 。
只有深根生气在,来年常放一枝春 。
幽居初夏南宋]陆游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树阴中野径斜 。
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