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境逆境 诗词 顺境与逆境( 六 )


”看来 , 不经过风浪 , 就不能达到胜利的彼岸;不经历风雨 , 就不能看到彩虹;不经受磨难 , 就不能成大事 。
所以 , 青年们 , 如果你身处顺境 , 请走出“温室” , 拿出勇气迎接困难的挑战;如果你身处逆境 , 也不要气馁 , 要勇敢地克服困难 。
正如人说:“苦难是所学校 。
”而学得好坏要看自己 。
逆境早就人才 逆境是指困难多 , 不顺利 , 甚至很恶劣不幸的境遇 。
它可能使人忧虑 , 痛苦不堪 , 但也能磨炼人的意志、品质 , 催人奋进 。
逆境造就人才这句话正说明了这个深刻道理 。
晋朝的孙康 , 小时候很爱读书 , 家境贫穷买不起灯油 , 于是在冬天的晚上 , 冒着严寒 , 借积雪反光来读书;晋朝的车胤 , 夏天用白绢做的口袋装萤火虫 , 靠萤火虫的光读书 。
不幸的人总比幸福的人经得起磨炼 , 所以 , 贫苦的人比富有的人更珍惜时间 。
困难、挫折对有志者来说是一笔财富 , 《周易》是周文芦在坐牢时写成的;《春秋》是孔子在仕途上失意后作的;屈原被流放时创作了《离骚》;左丘明失明后著有《国语》;孙膑被削了膝骨愤而作《兵书》;司马迁遭宫刑后写了《史记》 。
由此可见磨难是最宝贵的财富 。
贝多芬说:什么都比不上厄运更能磨炼人的德性 。
失败 , 对弱者是一种打击 , 对强者却是一种激励 。
世界著名作曲家舒伯特 , 出生于奥地利的清贫教师家庭 , 由于父亲收入微薄 , 吃不上饭是经常的事 。
一天晚上 , 他路过一家酒店 , 下意识走了进去 , 期望能碰上熟人借钱买点吃的 , 等了半天也没有 。
这时他发现地上有张旧报纸 , 拾起来一看 , 有几首新歌 , 于是突发奇想 , 谱下了《摇篮曲》 , 老板出于怜悯和赞赏 , 端上了土豆烧牛肉 。
谁能想到这首困境中诞生的《摇篮曲》在舒伯特去世后竟成了家喻户晓的世界名曲 。
不经一番彻骨寒 , 怎得梅花扑鼻香 。
多少人才在逆境中成才 , 这些名人的例子无一不说明这一点 ,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 在逆境中成长、学习 , 就有可能成为有用的人 。
逆境是块磨刀石 , 它能磨砺出奋发向上的意志和百折不挠的精神 , 逆境是所学校 , 人能在这里学到丰富的人生知识 。
辩论会 逆境更利于人成长 提问给你一场这个辩题的记录吧(国际大专辩论会) , 希望能有所帮助 。
正方:顺境更有利于人的成长 反方:逆境更有利于人的成长 立论陈词 正方 张君:顺境就是良好的境遇 , 逆境与之相对 。
人的成长指的是人从自然人转变为社会人 , 以及充分社会化的过程 。
以身心的健康发展和社会角色趋向成熟两个指标来显示 , 虽然顺境逆境 , 都是人成长过程中必然面对的人生境遇 , 但比较而言 , 顺境更有利于人的成长 。
首先从人的身心发展来看 , 一方面科学的营养供给、健全的公共卫生体系 , 比起匮乏的物质保障 , 欠缺的公共卫生服务 , 更有利于人的生理成长 。
另一方面 , 顺境更有利于人心智的成长 , 人心智的成长包括认知能力的提升、性情的陶冶、品格的养成 。
逆境中 , 学习环境是压制性的 , 可以认知事物 , 但是顺境中 , 提供的是鼓励性的教育氛围 , 更有利于认知的系统发展 。
逆境中可以认识到人生的艰辛 , 但也容易产生焦虑和痛苦 , 甚至产生对他人的疏离感和不信任 。
而顺境当中 , 我们更可以体会到家庭的温暖 , 社会的关爱 , 友情的可贵 , 从而拥有宽容开放、健康的心态 。
逆境中 , 对人品格的培养是有条件的 , 很容易就超出了基本的心理承压范围 , 造成人格的扭曲 。
而顺境中 , 对人品格的培养 , 却是潜移默化的 , 通过积极的教育手段 , 和良好的性情陶冶 , 锻造更健全的人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