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有关清明的古体诗词 李敖写的古体诗词

搜有关清明的古体诗词 李敖写的古体诗词

搜清明节忆思父亲的诗词遣悲怀三首 元稹谢公最小偏怜女,自嫁黔娄百事乖.顾我无衣搜荩箧,泥他沽酒拔金钗.野蔬充膳甘长藿,落叶添薪仰古槐.今日俸钱过十万,与君营奠复营斋.昔日戏言身后事,今朝都到眼前来.衣裳已施行看尽,针线犹存未忍开.尚想旧情怜婢仆,也曾因梦送钱财.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闲坐悲君亦自悲,百年都是几多时.邓攸无子寻知命,潘岳悼亡犹费辞.同穴窅冥何所望,他生缘会更难期.惟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别李郎中 薛涛花落梧桐凤别凰,想登秦岭更凄凉.安仁纵有诗将赋,一半音词杂悼亡.--------------------------------------------------------------------------------无题四首 李商隐(其一)来是空言去绝踪,月斜楼上五更钟.梦为远别啼难唤,书被催成墨未浓.蜡照半笼金翡翠,麝熏微度绣芙蓉.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其二)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金蟾啮锁烧香入,玉虎牵丝汲井回.贾氏窥帘韩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其四)何处哀筝随急管,樱花永巷垂杨岸.东家老女嫁不售,白日当天三月半.溧阳公主年十四,清明暖后同墙看.归来展转到五更,梁间燕子闻长叹.谢傅门庭旧末行,今朝歌管属檀郎.更无人处帘垂地,欲拂尘时簟竟床.嵇氏幼男犹可悯,左家娇女岂能望?愁霖腹疾俱难遣,万里西风夜正长.--------------------------------------------------------------------------------故程将军妻南阳郡夫人樊氏挽歌 孙逖德配程休甫,名高鲁季姜.宠荣苍玉佩,宴梦郁金堂.白日期偕老,幽泉忽悼亡.国风犹在咏,江汉近南阳.--------------------------------------------------------------------------------独吟 韦庄默默无言恻恻悲,闲吟独傍菊花篱.只今已作经年别,此后知为几岁期.开箧每寻遗念物,倚楼空缀悼亡诗.夜来孤枕空肠断,窗月斜辉梦觉时.
古代男子对妻子怀念的诗文所谓悼亡诗(词)是配偶双方或情人双方,一放早逝,活着的一放对逝去者的深切悼念 。
这类诗是借悼亡来表现夫妻情深,是一种委婉含蓄的写法 。
它得名于晋潘岳的《悼亡》,时间是晋惠帝元康时期,约公元三世纪 。
论起悼亡诗的“始祖”,这要追朔到《诗经》中的《绿衣》,距今约三千年了 。
其曰:绿兮衣兮,绿衣黄里 。
心之忧矣,曷维其已!绿兮衣兮,绿衣黄裳 。
心之忧矣,曷维其亡!绿兮丝兮,女所治兮 。
我思古人,俾无 矣 。
絺兮 兮,凄其以风 。
我思古人,实获我心 。
这首诗选自《诗经·邺风》,是悼念亡妻的诗 。
一、二章是说男主人公独处空房,但感人去楼空,黯然伤神 。
三、四章上赞美亡妻生前的美德 。
全诗用语浅近,寄情深长 。
此诗表现了丈夫对亡妻的刻骨思念和无限悲伤之情,开了我过悼亡诗的先河 。
此后,悼亡诗便成为一种诗歌题材,用来表现夫妻间、情人间深深的情感,并含蓄地表现爱情之真谛 。
睹物思人,上历代悼亡诗的基本模式 。
然将其推向高峰的是西晋文学家潘岳,字安仁 。
他所作《悼亡诗》是千古传诵的名篇,而且由于影响深远,“悼亡”成了悼念妻子的特指 。
潘岳(247——300)少时被乡人称为奇童 。
他的妻子杨氏是西晋望族杨肇之女 。
潘、杨两家本是世交,潘岳十二岁时见到杨肇,杨肇就喜欢上了这个聪颖过人的美年,并把大女儿嫁给了他 。
婚后二十年后两人相溽以沫,不幸杨氏于晋惠帝元康八年的冬天去世,死时不到五十岁 。
《悼亡诗》共三首,分别作于杨氏去世的下一年的春、秋和经冬三季 。
其中广为传诵的是第一首,作于杨氏亡后一周年 。
叙写自己将要离家赴任时对亡妻的哀悼 。
其曰:荏苒冬春谢,寒暑忽流易 。
之子归穷泉,重壤永幽隔 。
私怀谁克从?淹流亦何益 。
黾勉恭朝命,回心反初役 。
望庐思其人,入室想所历 。
帷屏无仿佛,翰墨有余迹 。
流芳未及歇,移挂犹在碧 。
怅恍如或存,回遑仲惊惕 。
如彼翰林鸟,双栖一朝只 。
如彼游川鱼,比目中路析 。
春风缘隙来,晨溜承檐滴 。
寝息何时志,沉忧日盈积 。
蔗几有时衰,庄缶犹可击 。
这首诗写景抒情,由物及人,通过一系列日常事业行止的描写,表现真挚深厚的伉俪之情,写得层次分明,笔触细腻,具有缠绵悱恻,委屈辰婉的特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