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画卷 诗词画卷图片

诗词画卷 诗词画卷图片

请你写出一句为我们展现出意境悠远的画卷的诗句古代许多杰出的诗歌是画卷,是号角,是情怀."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是一副( 悠然自得,兴趣盎然)的画卷;"(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是一支多么激动人心,鼓舞斗志的号角;"(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是一种(纵有千种风情,不知与何人说 )的情怀.
描写乡村景色的诗词 孟浩然:过故人庄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
青门柳枝软无力,东风吹作黄金色 。
街前酒薄醉易醒,满眼春愁消不得 。
白居易的江南春 风回云断雨初晴,返照湖边暖复明 。
乱点碎红山杏发,平铺新绿水苹生 。
翅低白雁飞仍重,舌涩黄鹂语未成 。
不道江南春不好,年年衰病减心情 。
白居易的南湖春早 自是寻春去较迟,不须惆怅怨芳时 。
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阴子满枝 。
杜牧的叹花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
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题破山寺后群院 常建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
山光悦马性,潭影空人心 。
万籁此俱寂,但闻钟磐音 。
古代诗词中斫轮一词有什么来历? 1.《天净沙秋思》元.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
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
赏析:全诗头两句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
就给人造成一种冷落暗淡的气氛,又显示出一种清新幽静的境界,这里的枯藤老树给人以凄凉的感觉,昏,点出时间已是傍晚,小桥流水人家,给人感到幽雅闲致 。
12个字画出一幅深秋僻静的村野图景 。
古道西风瘦马,诗人描绘了一幅秋风萧瑟苍凉凄苦的意境,为僻静的村野图又增加一层荒凉感 。
夕阳西下使这幅昏暗的画面有了几丝惨淡的光线,更加深了悲凉的气氛 。
诗人把十种平淡无奇的客观景物,巧妙地连缀起来,通过枯,老,昏,古,西,瘦六个字,将诗人的无限愁思自然的寓于图景中 。
最后一句断肠人在天涯是点睛之笔,这时在深秋村野图的画面上,出现了一位漂泊天涯的游子,在残阳夕照的荒凉古道上,牵着一匹瘦马,迎着凄苦的秋风,信步满游,愁肠绞断,却不知自己的归宿在何方,透露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悲凉情怀 。
2.《秋词1》唐.刘禹锡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试上高楼清入骨,岂如春色嗾人狂. 《秋词2》唐.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潮 。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
赏析:这两首诗的可贵,在于诗人对秋天和秋色的感受与众不同,一反过去文人悲秋的传统,唱出了昂扬的励志高歌 。
诗人深深懂得古来悲秋的实质是志士失志,对现实失望,对前途悲观,因而在秋天只看到萧条,感到寂寥,死气沉沉 。
诗人同情他们的遭遇和处境,但不同意他们的悲观失望的情感 。
他针对这种寂寥之感,偏说秋天比那万物萌生、欣欣向荣的春天要好,强调秋天并不死气沉沉,而是很有生气 。
他指引人们看那振翅高举的鹤,在秋日晴空中,排云直上,矫健凌厉,奋发有为,大展鸿图 。
显然,这只鹤是独特的、孤单的 。
但正是这只鹤的顽强奋斗,冲破了秋天的肃杀氛围,为大自然别开生面,使志士们精神为之抖擞 。
这只鹤是不屈志士的化身,奋斗精神的体现 。
所以诗人说,“便引诗情到碧霄” 。
“诗言志”,“诗情”即志气 。
人果真有志气,便有奋斗精神,便不会感到寂寥 。
这就是第一首的主题思想 。
这两首《秋词》主题相同,但各写一面,既可独立成章,又是互为补充 。
其一赞秋气,其二咏秋色 。
气以励志,色以冶情 。
所以赞秋气以美志向高尚,咏秋色以颂情操清白 。
景随人移,色由情化 。
景色如容妆,见性情,显品德 。
春色以艳丽取悦,秋景以风骨见长 。
第二首的前二句写秋天景色,诗人只是如实地勾勒其本色,显示其特色,明净清白,有红有黄,略有色彩,流露出高雅闲淡的情韵,泠然如文质彬彬的君子风度,令人敬肃 。
谓予不信,试上高楼一望,便使你感到清澈入骨,思想澄净,心情肃然深沉,不会象那繁华浓艳的春色,教人轻浮若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