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36首经典诗词 古今中外经典诗词( 三 )


唐·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
唐·杜甫《水槛遣心》 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 。
唐·杨巨源《城东早春》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
唐·王维《观猎》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
唐·孟浩然《过故人庄》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唐·李白《秋浦歌》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
唐·白居易《卖炭翁》 温故而之新,可以为师矣 。
《论语》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蓣洲 。
唐·温庭筠《望江南》 要看银山拍天浪,开窗放入大江来 。
宋·曾公亮《宿甘露寺僧舍》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
宋·周敦颐《爱莲说》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
《乐府诗集·木兰诗》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
宋·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
唐·杜甫《春夜喜雨》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
宋·晏殊《浣溪沙》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
宋·朱淑真《生查子》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
唐·王翰《凉州词...
经典诗句、诗词民间有俗语说:“今日人间七月七,天上牛郎会织女 。
”农历七月初七的晚上,俗称“七夕”,相传是天上牛郎织女一年一度相会的时刻,又叫“乞巧节” 。
由于织女心灵手巧,在凡间曾把织布、绣花的技巧传授给妇女们,因此,每年七月初七晚上,趁着织女与牛郎团圆之时,女孩们为之祭拜,希望自己能够心灵手巧,祈望美满幸福 。
在这样的晚上,遥望那条天河,让人想到了关于七夕的无数诗词 。
这一天,比泊来的情人节,更多了一种传统的、古典的韵味与诗意 。
这一天,我们古人总会望着银河两岸的牵牛星与织女星,想象着他们一年仅一夕的相会,该是如何的让人断肠 。
对着茫茫的星空,那些诗词,就喷涌而出了 。
关于七夕的诗,最为经久传唱的,应该是秦观的那首《鹊桥仙》: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 。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这样两句,给了相爱却无缘的人多少安慰与期待 。
唯借烈酒万般思 奈惜丹桂空留香 玉盘轻舞寂寞纱 恐惊钩月随西下 今朝弦月梦相依 更鼓催促无人回 流水聆听相思语 折柳相送待七夕 年年七夕今又至 翩翩飞鹊各不同 银河渡桥人依旧 相思离苦化雨愁 和青鸟七夕诗 青云直上九宵去 鸟鹊相随银河里 话别牛郎织女情 七七相会泪如雨 夕阳不肯西山坠 绝唱千古无人比 银河天际开,相思两界来 。
鹊搭情义桥,雨诉别离愁 。
七夕诗 风雨七夕夜--啸之 七夕,古今诗人惯咏星月与悲情 。
吾生虽晚,世态炎凉却已看透矣 。
情也成空,且作“挥手袖底风”罢 。
是夜,窗外风雨如晦,吾独坐陋室,听一曲《尘缘》,合成诗韵一首,觉放诸古今,亦独有风韵也 。
乃书于纸上 。
毕而卧 。
凄然入梦 。
乙酉年七月初七 。
啸之记 。
日暮晴空起墨云,无端又阻有情人 。
一生几度一良夜?泪若倾盆又一年 。
风雨七夕计已久,炎凉人事亦非鲜 。
年来惯作孤灯读,哪管晴天或雨天. 七夕--啸之 一纸书成寄不成,远游长啸且徐行 。
登峰日落天辽莽,踏岸江流月半明 。
利欲功名似易水,家国儿女若浮萍 。
一年一度是七夕,一半有情半忘情 。
七夕 (唐)徐凝 一道鹊桥横渺渺,千声玉佩过玲玲 。
别离还有经年客,怅望不如河鼓星 。
七夕醉答君东 (明)汤显祖 玉名堂开春翠屏,新词传唱《牡丹亭》 。
伤心拍遍无人会,自掐檀痕教小伶 。
秋夕 (唐)杜牧 红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
七夕夜女歌 (晋)无名氏 婉娈不终夕,一别周年期 。
桑蚕不作茧,尽夜长悬丝 。
韩庄闸舟中七夕 (清)姚燮 木兰桨子藕花乡,唱罢厅红晚气凉 。
烟外柳丝湖外水,山眉澹碧月眉黄 。
古诗十九首之一 (汉)佚名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
纤纤摸素手,札札弄机杼 。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