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写海棠类的唯美古诗词 描写海棠的古诗词

找写海棠类的唯美古诗词 描写海棠的古诗词

关于海棠的古诗1、 春寒 (宋)陈与义二月巴陵日日风,春寒未了怯园公 。
海棠不惜胭脂色,独立蒙蒙细雨中 。
释义: 二月的巴陵,几乎天天都刮风下雨 。
料峭的春寒还未结束,给园林的花木带来了灾难,叫人担心害怕! 娇嫩的海棠,毫不吝惜鲜红的花朵,挺身独立在寒风冷雨中开放着 。
赏析: 这首绝句与其说是写春寒,不如说是咏海棠 。
说到咏海棠,自然忘不了苏轼的《海棠》诗:“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 。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
”其实,这两首海棠诗都是借海棠写自己 。
苏轼笔下的海棠圣洁、幽寂,是他贬官黄州时的写照;陈与义笔下的海棠雅致孤高,是他流亡时的写照 。
因此,头两句的“风”“寒”就不仅仅是自然界的风寒,更主要的是社会的风寒——金兵南侵,南宋小朝廷“山河破碎风飘絮”,诗人则“身世浮沉雨打萍”,怎不感到“怯”? 后两句诗人用类似于刻划松、梅、菊、竹的手法来写海棠,说它傲然“独立”于风雨中,哪怕有损于自己美丽的“胭脂色” 。
海棠的风骨和雅致得到充分的表现 。
诗人点化杜甫的“林花着雨胭脂湿”,别创意境,不但更具风致,而且更具品格 。
诗人将自己的风骨、品格、雅致融入对海棠的描写中,使这首诗成为咏物上乘之作,这就是咏物诗创作的诀窍 。
2、宴清都·连理海棠 (宋)吴文英绣幄鸳鸯柱,红情密、腻云低护秦树 。
芳根兼倚,花梢钿合,锦屏人妒 。
东风睡足交枝,正梦枕瑶钗燕股 。
障滟蜡、满照欢丛,嫠蟾冷落羞度 。
人闲万感幽单,华清惯浴,春盎风露 。
连鬟并暖,同心共结,向承恩处 。
凭谁为歌长恨?暗殿锁、秋灯夜语 。
叙旧期、不负春盟,红朝翠暮 。
释义: 一棵棵连在一起的海棠树干,好象是一对对相依的鸳鸯,花团锦簇 。
红花开得茂盛,绿叶低垂,像似在护卫着连理的海棠 。
美丽的树根在地下相互交错依靠,柔嫩的花梢如精美的盒扇般相互依傍,惹得深闺女子嫉妒感伤 。
和煦的春风中,海棠花像美人熟睡,倚卧在相交的花枝上,如同情人进入甜蜜的梦乡,形似燕尾的玉钗遗落枕旁 。
多情的人举起红蜡烛,照遍美丽的海棠,尽情游玩观赏,月宫中孤居的嫦娥见此情景,更感幽怨哀伤 。
人世间的许多人都感到孤单凄凉,有几人能像杨贵妃那样赐浴华清池,尽情地享受皇帝的雨露风光 。
他们在温暖的芙蓉帐中,同心共结,相依相傍,誓愿世世代代永不分离 。
可为什么生死两茫茫,谁创作长恨歌,把绵绵此恨永久传唱?幽暗的宫门紧锁着,长夜孤独凄凉很漫长,只能独自对着一盏青灯诉说,盼望着佳人早日归来,实现旧日爱情的盟誓,能双双化作这连理的海棠,海誓山盟,永不分离 。
赏析: “绣幄鸳鸯柱 。
红情密,腻云低护秦树”三句点明海棠花及所处的环境 。
“绣幄”,彩绣的大帐,富贵人家用来护花 。
“鸳鸯柱”指成双成对的立柱,用来支撑大帐 。
花为连理,柱亦成双 。
“红情密”言海棠花花团锦簇,十分繁茂 。
以“情密”写花,拟人称物 。
“腻云”常用来描摹女子云鬓,这里以云鬓衬香腮来比喻翠叶护红花 。
“秦树”指连理海棠 。
《阅耕录》中记载秦中有双株海棠,高数十丈 。
此三句虽写花,但处处照应人事,柱为“鸳鸯”,花为“红情”、“腻云”,花色之中如谋人面 。
“秦树”景谢此事发生于长安一带,于是李杨故事刚一开篇就隐约可见了 。
“芳根兼倚,花梢钿合,锦屏人妒”,三句正面描写连理海棠 。
下面两根相倚,上面花梢交合,“锦屏人”指幽居深闺女子 。
海棠上下都连在一起,亲密无间,使得闺中绣女羡妒不已 。
“东风睡足交枝,正梦枕瑶钗燕股”,二句描写海棠花的妖态,她在交合的枝头沉沉睡去,而这交枝在她的梦中变成了燕股玉钗 。
苏轼咏海棠有句云:“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
”词中这三句正是化用东坡诗意,写人们连夜秉烛赏花的情景 。
“滟蜡”形容蜡泪多 。
“满照”的“满”字形容烛光明亮,“欢丛”指海棠交合的枝叶 。
“嫠蟾”的“嫠”则突显出嫦娥的孤单冷落,因自哀自怜而羞见连枝海棠 。
词的上片重在描摹连枝海棠的形态,同时句句关联美人神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