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壁诗词 中华好诗词( 四 )


飞琼结伴试灯来 , 忍把檀郎轻别 。
一回佯怒 , 一回微笑 , 小婢扶行怯 。
石桥路滑缃钓蹑 , 向阿母低低说 。
妲娥此夜悔还无?怕入广寒宫阙 。
不如归去 , 难畴畴昔 , 总是团圆月 。
《上元竹枝词》(清)符曾桂花香馅裹胡桃 , 江米如珠井水淘 。
见说马家滴粉好 , 试灯风里卖元宵 。
《元夕影永冰灯》 (清)唐顺之正怜火树千春妍 , 忽见清辉映月阑 。
出海鲛珠犹带水 , 满堂罗袖欲生寒 。
烛花不碍空中影 , 晕气疑从月里看 。
为语东风暂相借 , 来宵还得尽余欢 。
《元夕无月》(清)丘逢甲三年此夕无月光 , 明月多应在故乡 。
欲向海天寻月去 , 五更飞梦渡鲲洋 。
《元宵月正圆》闽南歌谣闹元宵 , 月正圆 , 闽台同胞心相依 , 扶老携幼返故里 , 了却两岸长相思 。
热泪盈眶啥滋味?久别重逢分外喜!闹元宵 , 煮汤圆 , 骨肉团聚满心喜 , 男女老幼围桌边 , 一家同吃上元丸 。
摇篮血迹难割离 , 叶落归根是正理 。

我家妹初出嫁,我送给她一幅工笔牡丹,想在旁边题几句诗句,经典的...可参考:北风吹 , 秋风凉 , 谁家娇妻守空房 。
你有难 , 我帮忙 , 我住隔壁我姓王 。
(一)隔壁老王:隔壁老王 , 网络热词 , 是一个起源于笑话并活跃在笑话里的角色 , 也是全世界大部分华人认识的人物之一 。
他有可怕的繁殖能力 , 同时有多种身份 , 可以是“你老婆”婚外情的对象 , 也可以是“你家”小孩的爸爸 , 也可以是“你”作为泄愤的对象 , 还可以当作笑话的主角 。
(二)诗:诗 , 是中国古代文艺文字的总称 。
诗是最古老也是最具有文学特质的文学样式 。
来源于古代人们的劳动号子和民歌 , 原是诗与歌的总称 。
开始诗和歌不分 , 诗和音乐、舞蹈结合在一起 , 统称为诗歌 。
(三)打油诗:打油诗(doggerel) , 一种富于趣味性的俚俗诗体 , 相传由中国唐代作者张打油而得名 。
清代翟灏在其《通俗编·文学·打油诗》中曾引张打油《雪诗》云:"江上一笼统 , 井上黑窟窿 。
黄狗身上白 , 白狗身上肿 。
"后世则称这类出语俚俗、诙谐幽默、小巧有趣的诗为"打油诗" 。
另外 , 有时作者作诗自嘲 , 或出于自谦 , 也称之为"打油诗" 。
(四)历史由来: 由来之一:打油诗最早起源于唐代民间 , 以后瓜瓞绵绵 , 不断发展 , 表现出活跃的生命力 。
这类诗一般通俗易懂 , 诙谐幽默 , 有时暗含讥讽 , 风趣逗人 。
唐人张打油不过是一般的读书人 , 有人说他是个农民 , 总之是个无名小卒 。
但他的《咏雪》"江上一笼统 , 井上黑窟窿 。
黄狗身上白 , 白狗身上肿" , 一鸣惊人 , 开创了一个崭新的打油诗体 , 名垂千古 。
此诗描写雪景 , 由全貌而及特写 , 由颜色而及神态 。
通篇写雪 , 不着一"雪"字 , 而雪的形神跃然 。
遣词用字 , 十分贴切、生动、传神 。
用语俚俗 , 本色拙朴 , 风致别然 。
格调诙谐幽默 , 轻松悦人 , 广为传播 , 无不叫绝 。
由来之二:中唐时代 , 有一年冬天 , 一位大官去祭奠宗祠 , 见大殿墙壁上写了这样一首诗:"六出九天雪飘飘 , 恰似玉女下琼瑶 。
有朝一日天晴了 , 使扫帚的使扫帚 , 使锹的使锹 。
"大官读罢 , 顿时大怒 , 下令缉拿作诗人 。
左右将其平日喜作这类诗的张打油抓了来 。
为了证实该诗是否张打油所作 , 大官未急于治罪 , 而是令张再作诗一首 。
那时安禄山兵困南阳郡 , 张于是便以此为题 , 脱口吟道:"百万贼兵困南阳 , 也无援救也无粮 。
有朝一日城破了 , 哭爹的哭爹 , 哭娘的哭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