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旅途的古诗词典故 古诗词中的典故

描写旅途的古诗词典故 古诗词中的典故

求一些带有典故的古诗词,越多越好是故意卖弄渊博 。
易水萧萧西风冷 。
《王明君辞序》2、“更长门翠撵辞金阙-”------汉武帝的皇后陈阿娇被打入长门宫典故 。
你可以查一查辛词 。
另外,马上琵琶关塞黑,向河梁 。
其实也不尽然 。
辛弃疾的词,用典是最多的,更长门翠撵辞金阙,看燕燕,送归妾 。
将军百战身名裂,醉明月 。
7 。
贺新郎----绿树听鹈鴃,更那堪,鹧鸪声住,回头万里,故人常绝,辛弃疾用典是最多的,算未抵人间离别、“易水萧萧----悲歌未彻”------荆轲刺秦典故 。
《史记》6、“啼鸟还-----常啼血”------蜀帝杜宇死后化作杜鹃啼血的典故,杜鹃声切!啼到春归无觅处,苦恨芳菲都歇 。
因此,有的诗人就大量使用典故,堆砌典故、“将军百战----故人常绝”-----西汉将军李陵与苏武的典故 。
谁共我,元散曲用典也很常见 。
一共用了七个典故 。
1、“马上琵琶关塞黑”-----王昭君嫁匈奴和亲典故、“谁共我,共明月”-----用李白《春夜晏桃李园序》、《赠孟浩然》诗句意 。
古代诗人写诗用典的人不少 。
3 。
于是形成了一种堆典体 。
堆砌典故很使人费解,有人就说这是不太好的做法 。
5,在此无法一一列举 。
但在词中诗词的用典,是指在诗词中借用历史故事或神仙故事来抒情,满座衣冠似雪,正壮士悲歌未彻 。
啼鸟还知如许恨,料不啼清泪常啼血 。
还有一种说法,借用或点化前人的诗文佳句来抒情,也叫用典、“看燕燕,送归妾”--------卫国皇后庄姜的典故 。
《诗经 。
燕燕》4...
古诗词中常用的历史典故 我们欣赏古典诗歌的时候,了解典故的含意,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帮我们弄清作者的思想感情 。
古诗词中典故的运用,按其来源来说一般可分为三种 。
一、引用历史典故 。
如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提到孙权、刘裕、刘义隆、廉颇等几个历史人物及他们的故事,曲折地表明了自己对时事的看法,表达了自己的理想抱负和壮志难酬的慨叹 。
此外,经常入典的历史故事有:“燕然”“燕然勒石”,表示对大将武功的推崇;“新丰客”“新丰”,抒发怀才不遇的感喟,希冀能被明主任用;“楚狂”“接舆”,喻不满现实、佯狂处世的隐士,用来抒发牢骚,或表示甘于隐匿的思想;“青冢”即昭君冢,用来描写塞外景色,抒发征人悲壮凄凉的情怀;“五湖客”“五湖扁舟”“五湖归云”“五湖烟水”,表示功成名就后便激流勇退,遨游江湖,过自由自在的生活;“南冠”“楚囚”,指被羁绊的正义之士,或指诗人身陷囹圄;“王谢堂前燕”,以王谢家族盛衰为喻,寄托吊古伤今的情怀;“高山流水”“伯牙琴”,指知己朋友之间的深厚友谊,以及在才学、技艺方面的互相了解与合作 。
二、引用神话传说 。
如李商隐《无题》中的“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蓬山”,海上三神山也,自古以为是可望而不可即之地;“青鸟”,是西王母跟前的信使,专为她传递音信 。
诗人借“蓬山”比喻意中人远隔万重的仙境,与会无期,怎不令人愁丝萦怀?只好请“青鸟”去殷勤问候,表达了诗人对意中人的惦念之情和内心的无限惆怅 。
借用神话传说入典的,常见的还有:“沧海桑田”,比喻时局变化和人事变迁;“烂柯人”暗示了在外时间的长久,又表现出世态的变迁以及回归之后生疏而怅惘的心情;“回雁峰”,相传雁到此不再南去,遇春而回,表达返回故国的愿望;“桂魄”“蟾桂”,代称月亮;“化鹤”“归鹤”,表示人生变幻,反映一种消极的出世思想;“赤松子”指仙人,表现寻仙访道的思想和生活;“七夕”“鹊桥”“星桥”“牵牛织女”等,常用来写男女爱情的忠贞;“巫山神女”“云雨巫山”“云雨”,多用来咏怀与巫峡有关的古迹,或写男女恋情;“天狼”,表示有战事;“折桂”,指登科及第 。
三、引用、化用前人语句 。
如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中有“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两句,早在陆机《汉高祖功臣颂》中就用“心若怀冰”来比拟心灵的纯洁,后来鲍照《白头吟》中用“清如玉壶冰”比喻清白高洁的品格,再后来唐人用“冰壶”比喻为官清廉高洁 。
这样,在王昌龄的这两句诗句中,就比任何相思的言辞更能表达自己对洛阳亲友的深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