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美初春的诗词句 赞美诗词的句子

赞美初春的诗词句 赞美诗词的句子

描写初春的诗句古代描写初春的诗句,有“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等 。
(一)新年都未有芳华 。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出自唐代韩愈的《春雪》 。
诗曰:“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
”这是一首描写初春白雪的诗 。
诗词大意是说新年都还没有芬芳的鲜花,就使得在漫漫寒冬中久盼春色的人们分外焦急;二月初才惊见小草发芽,白雪因为嫌春色来得太迟,故“ 穿庭树”纷飞而来,真正的百花盛开还没有来到,固然不免令人感到有些遗憾,但这穿树飞花的春雪不也照样给人以春的气息吗?诗中的“”新年“,即阴历正月初一,这天前后是立春,所以标志着初春的到来 。
因此,诗开首“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实则是在描写初春的景况,诗人从草芽看到了春的消息 。
(二)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出自唐朝贺知章的《咏柳》 。
诗曰:”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
“这是一首咏物诗,写的是初春二月的杨柳 。
“碧玉妆成一树高”,诗一开始诗人深深地抓着了垂柳的特征,在诗人的眼中,它似美女的化身 。
杨柳就化身为美人而出现:“万条垂下绿丝绦”,这千条万缕的垂丝,也随之而变成了她的裙带 。
上句的“高”字,衬托出美人婷婷袅袅的风姿;下句的“垂”字,暗示出纤腰在风中款摆 。
诗中没有“杨柳”和“腰支”字样,然而这早春的垂柳以及柳树化身的美人,却给写活了 。
而“不知细叶谁载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有谁想过春风像剪刀,把乍暖还寒的二月春风由无形化为有形?它显示了春风的神奇灵巧 。
诗句中,”二月“直接点明是早春季节,这首咏柳诗,也可以说以柳观察初春景象的诗 。
(三)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出自北宋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 。
诗曰:”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
“这是一首著名的题画诗 。
作者紧紧抓住惠崇这幅《春江晚景》的画题画意,仅用桃花初放、江暖鸭嬉、芦芽短嫩等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了早春江景的优美画境 。
诗大意为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鸭子在水中游戏,它们最先察觉了初春江水的回暖 。
河滩上已经满是蒌蒿,芦笋也开始抽芽,而河豚此时正要逆流而上,从大海回游到江河里来了 。
诗中,”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细致地刻画了初春的特征 。
“竹外桃花三两枝”间接表明了季节,点出了一个“早”字:春寒刚过,还不是桃花怒放之时,但春天的无限生机和潜力,已经透露出来 。
“春江水暖鸭先知”,侧面说明春江水还略带寒意,因而别的动物都还没有敏感到春天的来临,这就与桃花“三两枝”相呼应,表明早春时节 。
展开
两句赞美春天的古诗唐 · 韩 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
译文: 长安街上细小的春雨润滑如酥 近看没有绿色,远看草色青青 。
早春正是一年春光的大好时节 大大胜过满城杨柳堆烟的暮春 。
[注释] 水部张十八员外:指张,时任水部员外郎 。
酥:乳制品 。
这里指春光润泽如脂滋养 。
[赏析一] 这首诗写长安城中早春时节生机一派的景色 。
写早春,要写出特点,与繁花竟放的春景就有不同,韩愈紧扣“早春”主题,写草刚出芽时的有嫩色,一场清新的春雨之后,原野上绿意茸茸,邀望可知是春草出露嫩芽,蒙蒙茸茸,清新可爱,又正因是早春,草还没有长高长大,走近再看,才见稀疏的初芽,并不能形成绿色一片,人们说好诗如画,韩愈这首诗写草色的传神之笔,恐怕是画也难以表现的境界 。
后两句说这初春的生机,带给人欣喜和柔美的生命意识 。
同是春景,诗人却进行比较,评出高低,显然他喜爱早春,当是因为早春是盼望了一冬的春消息的最先透露者,早春是大自然万物生生不息的有力证明,早春充满了希望和信心 。
诗人观察细致,表达新巧,语言自然 ,感情纯真,充满对春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