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政治诗词 政治诗词

描写政治诗词 政治诗词

描写政治的诗词示儿(宋)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春望 (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
萧关逢候骑(jì),都护在燕(yān)然 。
...
刘禹锡的描写政治生活古诗都有哪些《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
《再游玄都观》 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 。
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 。
元和十年自郎州召至京师,戏赠看花诸君子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 。
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 。
描写古代名人的诗句 杜甫 《饮中八仙歌》 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中眠 。
汝阳三斗始朝天,道逢曲车口流涎,恨不移封向酒泉 。
左相日兴费万钱,饮如长鲸吸百川,衔杯乐圣称避贤 。
宗之潇洒美少年,举觞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树临风前 。
苏晋长斋绣佛前,醉中往往爱逃禅 。
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
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 。
焦遂五斗方卓然,高谈阔论惊四筵 。
《饮中八仙歌》是一首别具一格,富有特色的“肖像诗” 。
八个酒仙是同时代的人,又都在长安生活过,在嗜酒、豪放、旷达这些方面彼此相似 。
诗人以洗炼的语言,人物速写的笔法,将他们写进一首诗里,构成一幅栩栩如生的群像图 。
八仙中首先出现的是贺知章 。
他是其中资格最老、年事最高的一个 。
在长安,他曾“解金龟换酒为乐”(李白《对酒忆贺监序》) 。
诗中说他喝醉酒后,骑马的姿态就象乘船那样摇来晃去,醉眼朦胧,眼花缭乱,跌进井里竟会在井里熟睡不醒 。
相传“阮咸尝醉,骑马倾欹,人曰:‘个老子如乘船游波浪中’”(明王嗣奭《杜臆》卷一) 。
杜甫活用这一典故,用夸张手法描摹贺知章酒后骑马的醉态与醉意,弥漫着一种谐谑滑稽与欢快的情调,维妙维肖地表现了他旷达纵逸的性格特征 。
其次出现的人物是汝阳王李琎 。
他是唐玄宗的侄子,宠极一时,所谓“主恩视遇频”,“倍比骨肉亲”(杜甫《赠太子太师汝阳郡王琎》),因此,他敢于饮酒三斗才上朝拜见天子 。
他的嗜酒心理也与众不同,路上看到?车(即酒车)竟然流起口水来,恨不得要把自己的封地迁到酒泉(今属甘肃)去 。
相传那里“城下有金泉,泉味如酒,故名酒泉”(见《三秦记》) 。
唐代,皇亲国戚,贵族勋臣有资格袭领封地,因此,八人中只有李琎才会勾起“移封”的念头,其他人是不会这样想入非非的 。
诗人就抓着李琎出身皇族这一特点,细腻地描摹他的享乐心理与醉态,下笔真实而有分寸 。
接着出现的是李琎之 。
他于天宝元年,代牛仙客为左丞相,雅好宾客,夜则燕赏,饮酒日费万钱,豪饮的酒量有如鲸鱼吞吐百川之水,一语点出他的豪华奢侈 。
然而好景不长,开宝五载适之为李林甫排挤,罢相后,在家与亲友会饮,虽酒兴未减,却不免牢骚满腹,赋诗道:“避贤初罢相,乐圣且衔杯,为问门前客,今朝几个来?”(《旧唐书·李琎之传》)“衔杯乐圣称避贤”即化用李琎之诗句 。
“乐圣”即喜喝清酒,“避贤”,即不喝浊酒 。
结合他罢相的事实看,“避贤”语意双关,有讽刺李林甫的意味 。
这里抓住权位的得失这一个重要方面刻画人物性格,精心描绘李琎之的肖像,含有深刻的政治内容,很耐人寻味 。
三个显贵人物展现后,跟着出现的是两个潇洒的名士崔宗之和苏晋 。
崔宗之,是一个倜傥洒脱,少年英俊的风流人物 。
他豪饮时,高举酒杯,用白眼仰望青天,睥睨一切,旁若无人 。
喝醉后,宛如玉树迎风摇曳,不能自持 。
杜甫用“玉树临风”形容宗之的俊美丰姿和潇洒醉态,很有韵味 。
接着写苏晋 。
司马迁写《史记》擅长以矛盾冲突的情节来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 。
杜甫也善于抓住矛盾的行为描写人物的性格特征 。
苏晋一面耽禅,长期斋戒,一面又嗜饮,经常醉酒,处于“斋”与“醉”的矛盾斗争中,但结果往往是“酒”战胜“佛”,所以他就只好“醉中爱逃禅”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