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的区诗词怎么写的( 五 )


颈联进一步写山之南北辽阔和千岩万壑的千形万态 。
末联写为了入山穷胜,想投宿山中人家 。
“隔 水”二字点出了作者“远望”的位置 。
过香积寺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
泉听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
香积寺:故址在今陕西省长安县南 。
制毒龙:佛家比喻邪念妄想 。
见《涅磐经》:“但我住处有一毒龙,想性暴急,恐相危害 。
” 全诗没有一字写寺,所写的都是寺外的环境,更见古寺的幽深 。
新晴野望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 。
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 。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 。
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 。
本诗描写初夏的乡村,雨后新晴,诗人眺望原野所见到的景色 。
...
陆游的诗有那些(简单一点的)http://www.ynhzyz.com/ywyd/scjsdd/137.htm清点击此网站 陆游词作鉴赏 生平简介 陆游(1125 -1210)字务观,号放翁,山阴(今 浙江绍兴)人,陆佃之孙 。
以荫补登仕郎 。
绍兴中试 礼部,以语触秦桧,被黜 。
绍兴二十八年(1158),始仕福州宁德县主簿,调福州决曹,迁大理司直 。
孝 宗即位,除枢密院编修官兼编类圣政所检讨官 。
史浩、 黄祖舜荐以“善词章、谙典故”,赐进士出身 。
隆兴 元年(1163),张浚北伐,陆游为镇江通判 。
乾道元 年(1165)改隆兴府通判 。
二年免归,卜居镜湖之三 山 。
乾道五年差通判夔州 。
八年,四川宣抚使王炎辟 为傒办公事,改成都府安抚司参议官,历蜀州通判,摄知嘉州、荣州事 。
淳熙二年(1175),四川制置使 范成大延置幕僚,宾主唱酬,人争传颂 。
因人讥其颓 放,自号放翁 。
淳熙五年东归 。
七年,奉祠归 。
十三 年,起知严州,历除军器少监,迁礼部郎中 。
光宗即 位,兼实录院检讨官,旋即罢归山阴,闲居十馀年 。
嘉泰二年,诏权同修国史、实录院同修撰,预修孝宗、 光宗两朝实录,寻兼秘书监 。
次年归 。
居于山阴 。
嘉 定二年卒,年八十六 。
陆游与尤袤、杨万里、范成大 为中兴四大诗人,其为中兴之冠,人呼为小太白 。
有 《剑南诗稿》八十七卷、《渭南文集》五十卷、《南唐 书》十八卷 。
词二卷,载于《渭南文集》 。
淳熙十六 年(1189),自编词集成,作《长短句序》云:“予 少时汩于世俗,颇有所为,晚而悔之 。
然渔歌菱唱,犹不能止 。
”此后未尝绝笔,刘克庄《后村诗话续编》 云:“放翁长短句,其激昂慷慨者,稼轩不能过,飘 选高妙者,与陈简斋、朱希真相颉颃 。
流丽绵密者,欲出晏叔原、贺方回之上 。
” 感皇恩 陆游 小阁倚秋空,下临江渚 。
漠漠孤云未成雨 。
数声新雁,回首杜陵何处 。
壮心空万里,人谁许! 黄阁紫枢,筑坛开府 。
莫怕功名欠人做 。
如今熟计,只有故乡归路 。
石帆山脚下,菱三亩 。
这首词,是作者离蜀东归以前,感叹壮志未成,思念家乡时所写下的 。
上片以写景起而以抒情终;下 片以抒情起而以情景结合终 。
在一个初秋的阴天,作者登上了江边的一个小阁,仰望初秋的天空看见迷蒙的云气还没有浓结到要化成 雨点的样子,俯视下面可以看到江水和沙渚,境界是 开阔的,并带着些静漠与冷清 。
作者只轻轻地把它描 写成“小阁倚秋空,下临江渚,漠漠孤云未成雨”,概括了登高之事和周围环境,并描写视觉中景物,运 化周邦彦《感皇恩》“小阁倚晴空”的词句,王勃《滕 王阁》“滕王高阁临江渚”的诗句 。
“数声新雁,回首 杜陵何处 。
”接着是写听觉,并由此引出作者的联想 。
雁是“新雁”,知秋是“新秋”;云是“孤”云,雁只 “ 数”声,“数”字中也反映出主客观的孤独意象的 两相契合 。
杜陵,在长安城东南,秦时为杜县地,汉 时为宣帝陵所在,故称杜陵,这里用杜陵指代长安 。
长安这个汉唐故都,是华夏强盛的象征,也是西北的 政治、军事中心之地 。
陆游急切地盼望南宋统治者能 从金人手里收复长安;他从军南郑,时时遥望长安,寄托其收复故国山河的思想感情 。
他向宣抚使王炎建 议:“经略中原,必自长安始 。
”诗文中写到想念长安 的也很多,如《闻虏乱有感》的“有时登高望跾杜,悲歌仰天泪如雨”,《东楼集序》的“北游山南,凭高 望跾、万年诸山,思一醉曲江、渼陂之间,其势无由,往往悲歌流涕”,这样的词句很多,可见其感触之深 且痛,因此经常地提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