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陇诗诗词 形容陇上雪的诗词

全陇诗诗词 形容陇上雪的诗词

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的全诗作品原文 《观刈麦》观刈(yì)麦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lǒng)黄 。
妇姑荷(hè)箪(dān)食(shí),童稚携壶浆,相随饷(shǎng)田去,丁壮在南冈 。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bǐng)遗穗(suì),左臂悬敝(bì) 筐 。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
家田输税(shuì)尽,拾此充饥肠 。
今我何功德,曾(zēng)不事农桑 。
吏(lì)禄三百石(dàn),岁晏(yàn)有余(yú)粮,念此私自愧(kuì),尽日不能忘.编辑本段注释译文注释 (1)刈(yì):割 。
(本诗为古体诗) (2)陇 :同“垄”,田埂,这里泛指麦地 。
(3)覆陇黄:小麦黄熟时遮盖住了田埂 。
覆:盖 。
(4)妇姑:媳妇和婆婆,这里泛指妇女 。
荷(hè)箪(dān)食(sì):担着圆形竹器盛的食物 。
荷:肩挑 。
箪食:竹篮盛的食物 。
童稚携壶浆:小孩子提着用壶装的饮料 。
浆:古代一种略带酸味的饮料,有时也可以指酒 。
饷(xiǎng)田:给在田里劳动的人送饭观刈麦(1张) 。
丁壮:青壮年男子 。
南冈:地名 。
(5)足蒸暑土气:双脚受地面热气熏蒸 。
背灼炎天光:脊背受炎热的阳光烘烤 。
(6)惜:珍惜.舍不得浪费 。
(7)秉(bǐng)遗穗:握着从田里拾取的麦穗 。
秉,用手握着 。
敝:破 。
(8)相顾言:指互相诉说 。
顾:视,看 。
(9)输税:缴纳租税 。
(10)曾不:从未 。
事:从事 。
农桑:农耕和蚕桑 。
(11)吏禄三百石(dàn):当时白居易一年的薪俸大约是三百石米 。
石:中国市制容量单位,十斗为一石 。
(古时候念dàn,现在念shí) (12)岁晏(yàn):岁末 。
晏,尽 。
译文 庄稼人很少空闲日子,五月里家家加倍繁忙 。
昨夜间一场南风吹过,那小麦铺满陇沟焦黄 。
妇女们担着竹筩粟饭,孩童们提着瓦罐浆汤 。
前行后撵去送晌到田里,小伙子们正操劳在南冈 。
两脚被蒸腾着暑天的土气,脊梁被灼烤着火般的太阳 。
力气耗尽了也不觉得热,只是贪图这夏日好天长 。
更有那些穷苦的女人,抱着婴儿在他们一旁 。
右手去捡那丢掉的麦穗,左臂悬挎着破烂的扁筐 。
听她们相互间三言两语,禁不住引起我无限的悲伤: "我家的收成全缴了税,拾这点漏儿压压饥荒 。
” 如今我有什么功劳德行,从来也不从事农耕蚕桑 。
从九品吃禄米足三百石,每年到头来还有余粮 。
想到这些真是暗自惭愧,整天到晚怎么也不能遗忘 。
编辑本段作品赏析 全诗分四层,第一层四句,交代时间及其环境气氛 。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下文要说的事情就发生“人倍忙”的五月 。
这两句总领全篇,而且一开头就流露出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一派丰收景象,大画面是让人喜悦的,可是没有人能想到在这丰收景象下农民的悲哀 。
第二层八句,通过具体的一户人家来展现这“人倍忙”的收麦情景 。
婆婆、儿媳妇担着饭篮子,小孙儿提着水壶,他们是去给地里干活儿的男人们送饭的 。
男人天不亮就下地了;女人起床后先忙家务,而后做饭;小孙子跟着奶奶、妈妈送饭时一起到地里 。
她们是要在饭后和男人们一道干下去的 。
这一家在田地里十分忙碌 。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
”这四句正面描写收麦劳动 。
他们脸对着大地,背对着蓝天,下面如同笼蒸,上面如同火烤,但是他们用尽一切力量挥舞着镰刀一路向前割去,似乎完全忘记了炎热,因为这是“虎口夺粮”,时间必须抓紧 。
天气如此之热,白天又如此之长,而人们却竭力苦干,就怕浪费一点时间,可见人们对即将到手的麦子的珍惜程度 。
“惜”字在这里用得非常好,是用一种违背人之常情的写法来突出人们此时此地的感情烈度 。
白居易的《卖炭翁》中有“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之语,“愿”字的用法与此处“惜”字的用法正同 。
笫三层八句,镜头转向一个贫妇人,她被捐税弄到无法生存,现时只能以拾麦穗为生,这是比全家忙于收麦者更低一个层次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