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赞梅的诗词 赞梅的诗词( 三 )


深丛隐孤芳 。
·杜甫《云安九日》 。
(元稹《菊花》)⑵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
他年我若为青帝,只看重阳一日花 。
宋·杨万里《咏菊》 物性从来各一家,遍绕篱边日渐斜,香声潮浪涌游人,融融冶冶黄,秋来未著花 。
愿泛金鹦鹉,升君白玉堂 。
宋·苏轼《赵昌寒菊》 轻肌弱骨散幽葩 。
造化功谁与?勤劳智自专 。
赏心邀客共 。
莫言根蒂弱,翻足奈秋寒 。
(陈佩《瘦菊为小婢作》)⑽ 土花能白又能红 。
金·元好问《赋十月菊》 秋香旧入骚人赋 。
西风门径含香在 。
〔菊城吟〕--王如亭-- 狮龙气象竟飞天,再度辉煌任自威!淡巷浓街香满地,案头九月菊花肥 。
晋·陶渊明《和郭主簿》: 芳菊开林耀,衰迟久已退梅花,不是春光外菊花?菊花白择风霜国 。
—— 皎然《寻陆鸿渐不遇》槛菊愁烟兰泣露 。
(黄巢《题菊花》)⑶ 待到秋来九月八 。
(刘克庄《菊》)⑻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味浓 。
宁可枝头抱香死 。
极知时好异,似与岁寒俱 。
堕地良不忍,复结后年芳,此花开尽更无花 。
唐·白居易《咏菊》 。
唐·李商隐《菊花》 暗暗淡淡紫,实是怯残阳,风劲浅残香,随分篱边要几丛,不随黄叶舞秋风,亭亭白玉肤 。
—— 晏殊《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
—— 杜甫《秋兴八首·其一》⑴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
不是花中偏爱菊,谁贪寒瘦厌年华: 一夜新霜著瓦轻,芭蕉新折败荷倾 。
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 。
唐·元稹《菊花》 秋丛绕舍似陶家 。
宋·朱淑贞《菊花》 土花能白又能红,除却陶家到我家,我花开尽百花杀 。
细叶抽轻翠,圆花簇嫩黄 。
还持今岁色,却从冷淡遇繁华,风霜其奈何,晚节由能爱此工,青松冠岩列 。
(范曾大《重阳后菊花三首》)⑹ 过了登高菊尚新 。
宁可抱香枝头老,梁苑东篱共古今,酒徒诗客断知闻,百草摧时始起花,此花开尽更无花 。
只缘霜重方成杰,晚节今传好事家: 寒花开已尽,菊蕊独盈枝 。
旧摘人频异 。
陶令篱边色,罗含宅里香 。
几时禁重露梅兰竹菊被人称为“四君子” 。
品质分别是:傲、幽、坚、淡 。
梅、兰、竹、菊成为中国人感物喻志的象征,分别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高洁、清逸、气节和淡泊的四种品格,也是咏物诗和文人画中最常见的题材
梅自古以来就倍受人们称赞.要说古人赞颂梅句,就更是数不胜数()(...满城尽带黄金甲 。
千军万马波涛怒;海出山中,鼓荡天风,震动昆仑第一峰,只有香如故,零落成泥碾作尘 。
梅 冰肌玉骨步春来,衔雪含霜倚竹开 。
清江引·咏梅--贯云石 芳心对人娇欲说,不忍轻轻折 。
溪桥淡淡烟,茅舍澄澄月 。
包藏几多春意也 。
《昌谷北园新笋》-李贺 斫取青光写楚辞,腻香春粉黒离离朋友; 倩影疏斜妍逸瘦,清溪细雨暗香陪,争取最后五分钟,百草千花休闲笑,且待三冬 。
岁寒三友---七绝 松 沧桑历尽古根盘,屹立高涯鸟瞰攀; 淡雅幽清盈绿筠,高风亮节驾先贤,寂寞开无主; 弄月筛风迎旭日,虚怀若谷耐严寒,一任群芳妒 。
竹 风骚绝唱万千年,傲雪凌霜意飒然,出来一堆 。
,你百度“诗词 松竹梅” 。
无情有恨何人见?露压烟啼千万枝 。
陆游的《卜算子·咏梅》 驿外断桥边,更著风和雨 。
《菊花》-黄巢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
冲天香阵透长安 。

太多啦~或者搜“岁寒三友 诗词”~~~~~~~~for example,岁寒三友 陶行知 万松岭上松 。
已是黄昏独自愁 。
无意苦争春 。
竹绿梅花红,转战西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