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乾坤湾的诗词 延安到乾坤湾的一日游( 五 )


白居易走的也是这条路,从他的诗里也可见端倪,“夕照红于烧,晴空碧胜蓝”、“春草绿时连梦泽,夕波红处近长安”、“绿浪东西南北水,红栏三百九十桥” 。
因而江南的春色,在白居易的笔下,从初日,江花(可能是水花),江水之中获得了色彩,又因烘染、映衬的手法而形成了我们想象中的图画,色彩绚丽耀眼,层次丰富,几乎无需更多联想,江南春景已跃然眼前 。
既是“能不忆江南”,那么杭州这个白居易停留时间最长的地方,是什么给他的感受最深呢?古籍载:“杭州灵隐寺多桂 。
寺僧曰:‘此月中种也 。
’至今中秋望夜,往往子堕,寺僧亦尝拾得 。
”既然寺僧可以拾得,那么看起来,白居易做杭州刺史的时候,很有兴趣去拾它几颗,也似多次去灵隐寺寻找那月中桂子,正好欣赏三秋月夜的桂花 。
白居易是诗人,自然不乏浪漫的气质,在八月桂花暗飘香的月夜,徘徊月下,流连桂丛,时而举头望月,时而俯首细寻,看是否有桂子从月中飞堕于桂花影中 。
这是何等美丽动人的一副画面 。
一个寻字,而情与景合,意与境会,诗情画意,引人入胜 。
也许,月中桂子只是传说,那么钱塘潮奇观确实是存在的 。
寻桂子不一定能寻到,潮头却是真正看得到的感受极深的景观 。
钱塘江自杭州东南流向东北,至海门入海 。
钱塘潮每...
关于河的诗词【黄河】 唐五代-罗隐 莫把阿胶向此倾,此中天意固难明 。
解通银汉应须曲,才出昆仑便不清 。
高祖誓功衣带小,仙人占斗客槎轻 。
三千年后知谁在?何必劳君报太平! 【读史二十首】近代-王国维 两条云岭摩天出,九曲黄河绕地回 。
自是当年游牧地,有人曾号伏羲来 。
登鹳雀楼 年代:【唐】 作者:【王之涣】 体裁:【五绝】 类别:【山水】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
凉州词 年代:【唐】 作者:【王之涣】 体裁:【乐府】 类别:【边塞】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
单于北望拂云堆,杀马登坛祭几回 。
汉家天子今神武,不肯和亲归去来 。
浪淘沙 年代:【唐】 作者:【刘禹锡】 体裁:【乐府】 类别:【】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
菩萨蛮 年代:【唐】 作者:【】 体裁:【词】 类别:【闺情】 枕前发尽千般愿:要休且待青山烂,水面上秤砣浮,直待黄河彻底枯,白日参辰现,北斗回南面 。
休即未能休,且待三更见日头 。
秋望 年代:【明】 作者:【李梦阳】 体裁:【】 类别:【】 黄河水绕汉边墙,河上秋风雁几行 。
客子过濠追野马,将军弢[1]箭射天狼 。
黄尘古渡迷飞挽[2],白日横空冷战常 闻道朔方多勇略,只今谁是郭汾阳 。
黄河二首 年代:【唐】 作者:【杜甫】 体裁:【七绝】 类别:【】 黄河北岸海西军,椎鼓鸣钟天下闻 。
铁马长鸣不知数,胡人高鼻动成群 。
黄河西岸是吾蜀,欲须供给家无粟 。
愿驱众庶戴君王,混一车书弃金玉 。
北风行 年代:【唐】 作者:【李白】 体裁:【乐府】 类别:【】 烛龙栖寒门,光曜犹旦开 。
日月照之何不及此,唯有北风号怒天上来 。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
幽州思妇十二月,停歌罢笑双蛾摧 。
倚门望行人,念君长城苦寒良可哀 。
别时提剑救边去,遗此虎纹金鞞靫 。
中有一双白羽箭,蜘蛛结网生尘埃 。
箭空在,人今战死不复回 。
不忍见此物,焚之已成灰 。
黄河捧土尚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裁 。
渡河北 年代:【南北朝】 作者:【王褒】 体裁:【】 类别:【】 秋风吹木叶,还似洞庭波 。
常山临代郡,亭障绕黄河 。
心悲异方乐,肠断陇头歌 。
薄暮临征马,失道北山阿 。
塞上曲 年代:【唐】 作者:【李白】 体裁:【乐府】 类别:【】 大汉无中策,匈奴犯渭桥 。
五原秋草绿,胡马一何骄 。
命将征西极,横行阴山侧 。
燕支落汉家,妇女无华色 。
转战渡黄河,休兵乐事多 。
萧条清万里,瀚海寂无波 。
绍熙别庙二首 年代:【宋】 作者:【真宗】 体裁:【】 类别:【】 美咏河洲,德巡妫汭 。
徽音如存,笔修祀事 。
缩以包茅,酌以醒齐 。
灵来顾歆,降福攸检 。
酒泉子 年代:【唐】 作者:【温庭筠】 体裁:【词】 类别:【】 楚女不归,楼枕小河春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