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诗词鉴赏十讲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四 )


我们的思想就在“老”字中徜徉,不留神便过过足了几月的时光 。
又一个雨“肥”梅子 。
又经了几场雨呢?那该是从“小雨纤纤风细细”,到“拂堤杨柳醉春烟”,到“一枝红杏出墙来”,再到“花褪残红青杏小”,最后还是在雨里丰肥 。
写出了动态,写出了形态,想那梅子从青青小小的羞涩,到黄黄肥肥的圆甜,那黄中晕红的丰润,怎不叫人垂涎!) 以上各句中的“暗”、“饮”、“冷”、“悦”、“空”、“淡”、“绿”、“红”、“绿”、“老”、“肥”,均为形容词的使动用法,这些词语各有妙用,但有一点是...
读了中国古典诗词赏析有什么感受给你几个例子:《终南山》、《登楼》、《书愤》的诗歌鉴赏!!! 要求如下: 按照这个格式—— 这是一首_________(内容、题材),通过__________等意象,运用__________手法,描写了___________(的画面),表现了___________(的情感) 。
终南山 王维 太乙近天都①,连山到海隅② 。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③ 。
分野中峰变④,阴晴众壑殊 。
欲投人处宿⑤,隔水问樵夫 。
答案:写景 山、云、霞 夸张 互文 动静结合 高大磅礴、如画中景 热爱自然、陶醉山水 译文: 终南山高大雄伟,几乎接近天都,山山相连,直到海角 。
回望刚刚在身前退向两边的茫茫白云,淡淡青雾,又弥漫成了朦胧迷蒙的一片奇幻的境界 。
中峰高大雄伟,成了分野之界,阴天和晴天里千岩万壑的景象相差悬殊 。
天晚了,想要找个人家住下,我只好隔着水向樵夫打听 。
疑难点注释:①太乙:终南山的主峰,也是终南山的别名,在唐京长安城南约四十里处 。
西起甘肃天水,东至河南陕县,绵延八百余里 。
天都:因太乙为洞天之最,故曰天都,或说指唐都长安 。
②连山句:山山相连,直到海角 。
③ 两句诗互文 。
即“白云入看无,回望合;青霭入看无,回望合” 。
白云,白茫茫的雾气 。
青霭,也是雾气,比白云淡 。
④分野句:中峰南北,属于不同的分野 。
古代天文学家将天空十二星辰的位置与地上州郡区域相对应,称某地为某星之分野 。
⑤人处:人家、村子 。
赏析点拨: 鉴赏这首诗,首先要注意诗的线索和顺序 。
作者以游踪为线索,以时空变化为顺序,对终南山进行了描绘 。
首联是远观,用夸张手法写出了终南山的高峻、广大,它高近天都,山山相连,直到海角 。
颔联写进入山中所见到的云雾缭绕变幻莫测的奇妙景象 。
颈联写来到中峰时所见到的景象,突出了山之高大、景象之变换无穷 。
尾联写登山流连往返,以至天晚欲寻觅宿处 。
线索清楚,层次分明,在仅仅四十个字之内把终南山的高大雄伟展现在我们面前 。
其次,重点鉴赏诗的第二联 。
这一联诗采用了互文的手法来描写进入终南山所见到的奇妙景象 。
诗人进入终南山,朝前看,白云弥漫,看不见路,也看不见其他景物,仿佛再走几步,就可以浮游于白云的海洋;然而继续前进,白云却继续分向两边,可望而不可即;回头看,分向两边的白云又合拢来,汇成茫茫云海 。
这种奇妙的境界,凡有游山经验的人都并不陌生,而除了王维,又有谁能够只用五个字就表现得如此真切呢?“青霭入看无”一句,与上句“白云回望合”是“互文”,它们交错为用,相互补充 。
诗人走出茫茫云海,前面又是蒙蒙青霭,仿佛继续前进,就可以摸着那青霭了;然而走了进去,却不但摸不着,而且看不见;回过头去,那青霭又合拢来,蒙蒙漫漫,可望而不可即 。
《登楼》 杜甫 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
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 。
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父吟 。
答案:写怀诗 花、楼、浮云、庙、日 借景抒情、古今对比、用典 山河破碎、国破家亡 爱国、忧国忧民 【注解】: 1、锦江:在今四川成都市南,岷江支流,以濯锦得名,杜甫的草堂即临近锦江 。
2、来天地:与天地俱来 。
3、玉垒:山名,在今四川灌县西 。
4、变古今:与古今俱变 。
5、北极句:广德元年(七六三)十月,吐蕃陷长安,立广武王李承弘为帝,代宗至陕州(今河南陕县),后郭子仪收复京城,转危为安 。
此句喻吐蕃虽陷京立帝,朝廷始终如北极那样不稍移动 。
北极:北辰 。
6、西山寇盗:指吐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