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描写风俗的诗词 诗经中描写地方风俗

清明描写风俗的诗词 诗经中描写地方风俗

描写清明节的古诗词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
—— 杜牧《清明》 明朝寒食了,又是一年春 。
—— 顾太清《临江仙·清明前一日种海棠》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
—— 韩翃《寒食 》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 。
—— 晏殊《破阵子·春景》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雾中看 。
—— 杜甫《小寒食舟中作》 淡荡春光寒食天 。
—— 李清照《浣溪沙·淡荡春光寒食天》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 。
—— 吴惟信《苏堤清明即事》 中庭月色正清明,无数杨花过无影 。
—— 张先《木兰花·乙卯吴兴寒食》 满眼游丝兼落絮,红杏开时,一霎清明雨 。
—— 冯延巳《鹊踏枝·清明》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
—— 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马上逢寒食,愁中属暮春 。
—— 宋之问《途中寒食题黄梅临江驿寄崔融》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
—— 黄庭坚《清明》 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 。
—— 高翥《清明日对酒》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 —— 高启《送陈秀才还沙上省墓》 可惜一片清歌,都付与黄昏 。
—— 黄孝迈《湘春夜月·近清明》 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 。
—— 孟云卿《寒食》 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 。
—— 孟浩然《清明即事》 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 。
—— 程颢《郊行即事》清明上巳西湖好,满目繁华 。
—— 欧阳修《采桑子·清明上巳西湖好》 童颜若可驻,何惜醉流霞 。
—— 孟浩然《清明日宴梅道士房 》把酒看花想诸弟,杜陵寒食草青青 。
—— 韦应物《寒食寄京师诸弟》大堤欲上谁相伴,马踏春泥半是花 。
—— 窦巩《襄阳寒食寄宇文籍》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 。
—— 张继《闾门即事》...
查找写清明节的诗词 清明》(唐)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
《途中寒食》(唐)宋之问马上逢寒食,途中属暮春 。
可怜江浦望,不见洛桥人 。
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 。
故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新 。
《寒食》(唐)韩翃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
《闾门即事》(唐)张继耕夫召募爱楼船,春草青青万项田;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 。
《清明》(宋)王禹俏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 。
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
《苏堤清明即事》(宋)吴惟信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 。
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 。
《寒食上冢》(宋)杨万里迳直夫何细!桥危可免扶?远山枫外淡,破屋麦边孤 。
宿草春风又,新阡去岁无 。
梨花自寒食,进节只愁余 。
《郊行即事》(宋)程颢芳草绿野恣行事,春入遥山碧四周;兴逐乱红穿柳巷,固因流水坐苔矶;莫辞盏酒十分劝,只恐风花一片红;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 。
《送陈秀才还沙上省墓》(明)高启满衣血泪与尘埃,乱后还乡亦可哀 。
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清江引 清明日出游》(明)王磐问西楼禁烟何处好?绿野晴天道 。
马穿杨柳嘶,人倚秋千笑,探莺花总教春醉倒 。
《天有霓裳》(当代)刘小烽(刘周)载清明诗五首: 其一:憔悴坟头土,见之如亲人;千古仿徨事,此物最伤情( 注:丙子,1996年丙子年 。
评析:凡读过此诗而到亲人坟前者,必能忆起此诗) 。
其二:丙子清明:桃花粉红杏花白,雨打花枝树树开;行人面上悄悄下,几家坟头哭声哀(评析:此诗落笔写景,以景寓情 。
先写娇嫩艳丽的桃花杏花 。
次写风雨扑打着花枝.花儿静静的盛开 。
再写雨珠或者还夹着泪珠,从行人的脸上悄悄滑落,此时忽又从不远的几处坟头传出凄惋的哭声 。
这是一幅充满生活气息的清明上坟场景,淡淡的哀怨中透着微微的温馨,使人于此觊见生活的平淡与人类繁衍不息的伟大 。
)其三:辛已清明:天公无情最无情,不怜人间孝子心;为赚小可一掬泪,忍教清明雨纷纷(注:辛巳:2001年辛巳年 。
小可:作者谦称 。
评析:读此诗,仿佛清明之雨全由孝子之泪化成,雨与泪交融,泪使雨凄冷 。
淅淅沥沥,纷纷而下者,不正是孝子的心在落泪吗?)其四:风吹外婆在时雨,雨打外婆在时风;年年此日都留泪,岁岁坟前奠斯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