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的诗词名句及解释 写景的古诗名句

写景的诗词名句及解释 写景的古诗名句

写景诗的名句 希望帮到你啦!、(1) 唐朝王维的《山居秋瞑》,全诗是“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
”这两句描写了如画的景色 。
浩月当空,照耀在郁郁葱葱的青松上,山泉清冽,淙淙流泻于山石之上 。
这是多么幽清明净的自然美呀!(2) 杜甫《绝句》,全诗是“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诗句的意思是说微风徐来,碧波荡漾,在碧波的映衬下,水鸟显得更加洁白,它们正在欢快地徜佯;青山上的草木繁茂、青翠欲滴,山花怒放,在阳光映照下火红一片 。
寥寥十个字,就勾画出一幅色彩绚丽、意境优美的图画 。
(3) 杜牧的《江南春》 。
全诗是“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
” 千里鸟啼、绿树红花,有声有色;水乡、村庄、青山、城郭、酒旗,有静有动 。
作者用十四个字就概括了江南的美景 。
(4) 陆游的《游山西村》,全诗是“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
萧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
”上句通过一个“疑”字,把山峦重选、流水索绕的迷路感觉,刻画得形神毕现;下句承上,把移步换形所见之繁花似锦的春日美景,描绘得宛然在目 。
它的妙处,不仅在善于描写难状之景,而且出语自然天成,又富于哲理,耐人寻味 。
(5) 王安石的《庆申正月游齐安》,全诗是“水南水北重重柳,山后山前处处梅 。
未即此身随物化,年年长趁此时来 。
”诗人运用词语的重叠,营造出一幅生机盎然的图画 。
推荐如下: 1.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
(白居易:《观刈麦)) 2.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 。

【写景的诗词名句及解释 写景的古诗名句】

(李商隐:(晚晴)) 3.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 。
(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 4.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 。
(杜甫:《夏夜叹》) 5.农夫方夏耘,安坐吾敢食 。
(戴复古:《大热》) 6.人皆苦炎热,我爱夏日长 。
(李昂:《夏日联句》) 7.残云收夏暑,新雨带秋岚 。
(岑参:《水亭送华阴王少府还县》) 8.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 。
(范成大:《喜晴》) 9.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
(杜甫:《江村》) 10.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阳阴正可人 。
(秦观:《三月晦日偶题》) 夏夜叹 唐/杜甫 永日不可暮,炎蒸毒我肠 。
安得万里风,飘飖吹我裳 。
昊天出华月,茂林延疏光 。
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 。
虚明见纤毫,羽虫亦飞扬 。
物情无巨细,自适固其常 。
念彼荷戈士,穷年守边疆 。
何由一洗濯,执热互相望 。
竟夕击刁斗,喧声连万方 。
青紫虽被体,不如早还乡 。
北城悲笳发,鹳鹤号且翔 。
况复烦促倦,激烈思时康 。
四月维夏,六月徂暑 徂:开始 。
《诗经·小雅·四月》 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 首夏:孟夏,农历四月 。
歇:盛及而衰 。
南朝宋·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 丽景烛春余,清阴澄夏首 春余:春末 。
夏首:夏初 。
南朝梁·王僧儒《侍宴》 麦随风里熟,梅逐雨中黄 北周·庾信《奉和夏日应令》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写夏季傍晚日落、月上、乘凉之景 。
唐·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 小池残暑退,高树早凉归 唐·沈佺期《夏晚寓直省中》 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 轩:窗 。
唐·杜甫《夏夜叹》 绿阴生昼静,孤花表春余 孤花:一枝花 。
春余:春天剩余之景,时已至初夏 。
唐·韦应物《游开元精舍》 残云收夏暑,新雨带秋岚 岚:雾气 。
唐·岑参《水亭送华阴王少府还县》 夏半阴气始,淅然云景秋 夏半:夏季过半,农历五月半后 。
淅:风吹拂的样子 。
唐·韩愈《送刘师服》 残暑蝉催尽,新秋雁带来 唐·白居易《宴散》 江南孟夏天,慈竹笋如编 。
蜃气为楼阁,蛙声作管弦 孟夏:初夏,指农历四月 。
慈竹:竹名,亦称子母竹 。
如编:象编排起来一样 。
蜃气:古人以为蜃(大蛤)吹气可成楼阁虚景,实际是光线穿过不同密度的空气,经过折射,把远景显现在空中的一种幻影,也称为海市蜃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