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爱情诗 最美情诗古诗词( 六 )


只是我才学疏浅 , 不知道该诗的创作背景 , 不知是作者有感而发还是妙手偶得 , 因为对其用情之深浅不敢妄言 , 所以深情指数打低了一些 , 排列第八 。
第七位、 花自飘零水自流 , 一种相思 , 两处闲愁 。
此情无计可消除 , 才下眉头 , 却上心头 。
——宋;李清照《一剪梅》 (经典指数:7分 , 深情指数:7分)得分:7分 其实我最喜欢这位中国古代第一才女的《声声慢》 , 那词确实是绝品 , 只是词风因怀念故国和亡夫而太过凄怨 。
相对这首《一剪梅》虽也是描写相思成灾 , 却并不让读者感到心情灰暗 , 反而对李清照和赵明诚这对恩爱的模范夫妻报以会心一笑 。
也难怪 , 该词将在沉浸在热恋中那个小媳妇的相思心态描写得太惟妙惟肖了 。
该词的经典指数和深情指数并驾齐驱排列第七 。
第六位、 柔情似水 , 佳期如梦 , 忍顾鹊桥归路 。
两情若是长久时 , 又岂在朝朝幕幕 。
——宋;秦观《鹊桥仙》 (经典指数:8分 , 深情指数: 7分)得分:7.5分 秦少游的这首《鹊桥仙》借牛郎织女每年相会的神话传说来歌颂坚贞不移的爱情 , 当年甫一写出就流传得街知巷闻 。
尤其下半阙真乃点睛之笔 , 词意高远 , 脱俗立新 , 让人回味无穷 , 传诵至今 。
经典指数自然高人一等 , 深情指数也不遑多让 , 顺理成章排列第六 。
第五位、 曾经沧海难为水 , 除却巫山不是云 。
取次花丛懒回顾 , 半缘修道半缘君 。
——唐;元稹《离思》 (经典指数:9分 , 深情指数:7分)得分:8分 楚王与巫山神女的朝云暮雨的故事自楚国宋玉时就开始传唱 , 元稹以该故事作为背景来深情追忆亡妻 。
该诗尤其是前半句太脍炙人口了 , 经常被痴情者引用 。
而后半句则表明了作者的超然有一半是因为爱情的 , 显得用情尚不够深 , 拉低了该诗的深情指数 , 但依然凭其传诵不衰而进入五甲 。
第四位、 多情自古伤离别 , 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 , 晓风残月 。
此去经年 。
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
便纵有千种风情 , 更与何人说 。
——宋;柳永《雨霖铃》 (经典指数:8分 , 深情指数:9分)得分:8.5分 风流不羁的柳七爷一生大半时间在烟花柳巷里倚红偎翠 , 有点像大观园里的贾宝玉 。
连沦落风尘的歌妓的心声都是:不愿君王召 , 愿得柳七叫;不愿千黄金 , 愿得柳七心;不愿神仙见 , 愿识柳七面 。
而在温柔乡浅斟低唱的柳七爷也自然是个多情种子 , 一曲《雨霖铃》响彻大江南北的歌楼舞场 , 凄冷秀丽的填词的诉尽了人间离愁别恨 , 令人感受到难分难舍的款款深情 。
第三位、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天南地北双飞客 , 老翅几回寒暑——金;元好问《摸鱼儿》 (经典指数:9分 , 深情指数:9分)得分:9分 这首词的广泛流传要多谢金庸先生笔下的李莫愁如同祥林嫂般整日里挂在嘴上反反复复地吟唱 。
这哀婉动人、流传千古的佳句对痴情者的感触极深 , 流露出对感情深深的惆怅和忧伤 。
生也好 , 死也罢!紧紧相依相恋 , 直到生死相随 。
如此经典和深情使该词荣登中国古代十大经典爱情诗词探花宝座 。
第二位、 相见时难别亦难 , 东风无力百花残 。
春蚕到死丝方尽 , 蜡炬成灰泪始干 。
——唐;李商隐《无题》 (经典指数:9分 , 深情指数:10分)得分:9.5分 李商隐的几首《无题》首首皆是经典 , 像“心有灵犀一点通”、 “一寸相思一寸灰”、“此情可待成追忆 , 只是当时已惘然”都是描写爱情方面让人击节叫好的绝句 , 从中实在是难以取舍 。
这首是我最喜欢的 , 只是在读书时代经常用来比喻教师 。
几首《无题》词句优美 , 寄情深微 , 意蕴幽隐 , 蕴涵在诗中的款款深情让人回味无穷 。
该诗之所以成为榜眼 , 其他几首也有推波助澜之功 , 这是对李商隐的诗描写爱情成功的肯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