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诗人诗词的资料 爱国诗人屈原的故事

爱国诗人诗词的资料 爱国诗人屈原的故事

爱国诗人文天祥资料 文天祥(1236-1283),初名云孙,字天祥,后改字宋瑞,又字履善,号文山 。
庐陵(今吉安县)人 。
南宋杰出的民族英雄和爱国诗人 。
天祥幼时,就学于欧阳守道 。
宝佑四年(1256)年二十举进士,对策集英殿 。
天祥以法天不息为对,帝亲拔为第一 。
考官王应麟奏曰:“是卷古谊若龟鉴,忠肝如铁石,臣敢为得人贺 。
”天祥所处的时代,是昏君当道人,奸臣弄权,政治腐败,外族入侵的时代 。
开庆(1259)蒙古军攻鄂州(今湖北武昌),宦官董宋臣请理宗迁都四明以避敌锋 。
天祥针对这个逃跑误国的建议,上疏请斩董宋臣,以振奋人心,并献御敌之计,未被采纳 。
咸淳六年(1270),奸相贾似道托病辞官,以要挟朝廷 。
天祥在所草拟的制诰中,义正辞严地裁责之,因此遭到罢斥 。
九年(1273),起为湖南提刑,因见故相江万里 。
万里素奇天祥志节,语及国事,愀然曰:“吾老矣,观天时人事当有变 。
吾阅人多矣,世道之责,其在君乎?君其勉之!”十年(1274),改知赣州 。
德佑元年(1275)正月,朝廷闻元军东下,诏天下勤王 。
天祥闻讯,即将家产全部充作军费,在赣州组织义军,开赴临安(今杭州,当时南宋的京城) 。
所过之地,秋毫无犯,受到人民的拥护 。
八月,朝命以天祥为浙西江东制置使,兼江西安抚使,知平江府(治江苏吴县) 。
二年(1276)正月,除天祥右丞相兼枢密使 。
其时元军已大举南下,进逼临安 。
有旨令天祥前往臬亭山谈判 。
天祥见蒙古军统帅伯颜,晓以和战利害 。
伯颜初以危言折之,后见天祥有胆识,大义凛然,不敢杀他,也不敢放他,便把他拘留起来,押往北就 。
二月底,天祥与其客杜浒等十二人,夜亡入真州 。
复由海路南下,至福建与张世杰、陆秀夫等坚持抗元 。
景炎二年(1277),进兵江西,收复州县多处 。
敌派汉奸吴浚来劝降,天祥当即将吴处斩 。
不久,为元重兵所败,妻子儿女皆被执,将士牺牲甚众,天祥只身逃免 。
祥光元扑(1278),加天祥少保、信国公 。
天祥抵粤后,继续坚持抗元 。
同年十二月,在海丰县北五坡岭遭元兵袭击,被俘 。
天祥吞脑子(冰片),不死 。
元将张弘范使为书招张世杰,天祥曰:“召不能捍父母,乃教人叛父母,可乎?”弘范再三强迫他,乃书《过零丁洋》诗与之 。
末句云:“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
”次年,被押送大都(今北京),路上绝食八日,不死 。
元朝想利用天祥来笼络人心,请天祥为宰相,均遭拒绝 。
天祥被囚四年,经历种种严酷考验,始终不屈 。
当时各地人民抗元活动仍在不断进行,元朝统治者恐留下后患,遂于至元十九年十二月初九日(1283),将其杀害 。
天祥死后,其衣带有赞曰:“孔曰成仁,孟曰取义 。
惟其义尽,所以仁至 。
读圣贤忆,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 。
”天祥不但是一位伟大的民族英雄,而且是一位杰出的爱国诗人 。
他给我们留下了大量的诗、词和散文作品 。
其中诗作达作百余首,成就很高 。
他的诗歌可分为德佑前后两个阶段,德佑以前,是一般的文人诗,虽然其间有一些诗篇是抒发忧时之感或揭露统治集团的矛盾和罪恶的,但更多的却是题咏匆匆、酬应琐屑之作,无以别于一般调弄笔墨的文人之所为 。
虽然如此,仍有不少佳作 。
他每遇登临、写怀的题材,辄抒发其“颇觉忧时鬓欲斑”的感叹,不作无病呻吟 。
即使是罢官归隐文山时的诗篇,也具有“终有剑心在,闻鸡坐欲驰”的雄心壮志 。
他的登临写景的诗篇,并不措意于模山范水的工巧刻划,而着重于触景生情,其目的在于言志 。
他的咏怀感兴之作,并不重视含蓄衬托之类的手法,常是那种“丈夫开口即见胆”的坦白率真的风格 。
他深受江西诗派的“宁拙毋巧,宁朴毋华,宁粗毋弱”的影响 。
德佑以后,由于天祥所处的社会环境的激烈变动,并亲身体验到亡国的惨痛,他的爱国主义升华到了新的高度 。
这个时期的诗词的艺术成就,也达到了更高的境界 。
他的古体诗,气势磅礴,笔力劲遒 。
他的律诗,言简意赅,主题显豁,对仗工整 。
他的绝句,凄厉高亢,明白如话 。
他的诗篇,在南宋诗坛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在我国文学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