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海滨邹鲁诗词 赞美十九的诗词

赞海滨邹鲁诗词 赞美十九的诗词

“海滨邹鲁”的含义海滨邹鲁“邹鲁”一直被尊崇,在中国各地,有很多类似“滨海邹鲁”、“江南邹鲁”称呼,“邹鲁”之词亦不绝于史书典籍 。
《庄子·天下篇》载:“其在于诗、书、礼、乐者,邹鲁之士,缙绅先生多能明之” 。
司马迁也曾对齐地与邹鲁的风气作过比较,说:“邹鲁滨洙泗,犹有周公遗风,俗好儒,备于礼”(《史记·货殖列传》) 。
邹鲁“俗好儒,备于礼”是很有名的 。
王献唐先生在《炎黄氏族文化考》中说:“儒之一词,即原于邾娄之娄”,而最早的鲁文化也是由“邾娄文化”里发展出来的 。
“鲁为娄转,因娄得名” 。
北周文学家庾信在《哀江南赋》中,有“于时朝野欢娱,池台钟鼓,里为华盖,门成邹鲁”之名言 。
唐代开元盛世时的“大手笔”张说,在其《奉和唐玄宗〈经鲁祭孔而叹之〉》一诗中,有“孔圣家邹鲁,儒风蔼典坟”之佳句 。
唐代另一大诗人孟浩然,在其《书怀贻京同好》中,有“维先至邹鲁,家世重儒风”之妙笔 。
值得一提的是,全部儒家中人,宋明以降被政府确认为“圣人”的只有五人,即圣孔子、复圣颜渊、宗圣曾子、述圣子思、亚圣孟子,而这五位圣人全出自邹鲁地区 。
可见,邹鲁地区在培养儒学方面是非同寻常的 。
“海滨邹鲁”一词,是典故中之典故 。
宋真宗咸平二年(999),在朝廷任秘书郎、开封府推官的陈尧佐,因上书忤逆皇帝旨意,被贬谪为潮州通判(地位略次州、府长官,但掌握连署州、府公事和监察官吏实权) 。
年仅37岁的陈尧佐在潮虽不满二年,却关心民瘼,重视教化,“修孔庙、韩祠,率州民之秀者就于学”(《潮州府志》) 。
还组织百姓,捕杀鳄鱼,为民除害,深受潮汕人民赞誉 。
陈尧佐治潮爱潮,被召回京后逐步由谏议大夫迁升为宰相 。
在京师时他仍眷恋关心潮州,写诗勉励和祝贺潮州上京赴试的士子 。
潮州有一王姓举人上京考试,榜上有名,陈尧佐极其高兴,写了《送王生及第归潮阳》的诗赠他:“休嗟城邑住天荒,已得仙枝耀故乡 。
从此方舆载人物,海滨邹鲁是潮阳 。
”诗中的“潮阳”指潮州一带 。
全诗大意是:不要小看潮州这“国角”的蛮荒之地,来自此地方的举子金榜题名衣锦回乡;潮州这处地方从此将贤人辈出载入史册;潮州虽地处海滨,但与孔子的故乡(鲁国)和孟子的故乡(邹国)一样,是文明昌盛的地区 。
陈尧佐还有另一首诗也出现“邹鲁”一词:“潮阳山水东南奇,鱼盐城郭民熙熙 。
当时为撰玄圣碑 。
而今风俗邹鲁为 。
”(《送潮阳李孜主簿》),所以后来“海滨邹鲁”泛指潮汕地区 。
另,福建泉州也素有“海滨邹鲁”的别称 。
...
海滨邹鲁指的是哪些地方? 本信息 “海滨邹鲁”一词,是典故中之典故.宋真宗咸平二年(999),在朝廷任秘书郎、开封府推官的陈尧佐,因上书忤逆皇帝旨意,被贬谪为潮州通判(地位略次州、府长官,但掌握连署州、府公事和监察官吏实权).年仅37岁的陈尧佐在潮虽不满二年,却关心民瘼,重视教化,“修孔庙、韩祠,率州民之秀者就于学”(《潮州府志》).还组织百姓,捕杀鳄鱼,为民除害,深受潮汕人民赞誉.陈尧佐治潮爱潮,被召回京后逐步由谏议大夫迁升为宰相.在京师时他仍眷恋关心潮州,写诗勉励和祝贺潮州上京赴试的士子.潮州有一王姓举人上京考试,榜上有名,陈尧佐极其高兴,写了《送王生及第归潮阳》的诗赠他:“休嗟城邑住天荒,已得仙枝耀故乡.从此方舆载人物,海滨邹鲁是潮阳.”诗中的“潮阳”指潮州一带.全诗大意是:不要小看潮州这“国角”的蛮荒之地,来自此地方的举子金榜题名衣锦回乡;潮州这处地方从此将贤人辈出载入史册;潮州虽地处海滨,但与孔子的故乡(鲁国)和孟子的故乡(邹国)一样,是文明昌盛的地区.陈尧佐还有另一首诗也出现“邹鲁”一词:“潮阳山水东南奇,鱼盐城郭民熙熙.当时为撰玄圣碑.而今风俗邹鲁为.”(《送潮阳李孜主簿》).http://baike.baidu.com/view/930740.htm
求赞美福州的古诗词福州山川秀丽,万千景象,赢得多少诗人骚客歌吟,自唐宋以来,著名诗人杜荀鹤、陆游、辛弃疾、张元干,唐宋八大家之一曾巩,著名学者朱熹、蔡襄、杨时、赵汝愚等纵情放歌,留下跨越千年,咏颂福州的名篇佳作 。
当我们欣赏之余,凭吊觅迹,揽胜抒怀,领略福州文化历史,引发思古之幽情,眷恋乡土之情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