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庭影诗词 影之诗魔花庭院

花庭影诗词 影之诗魔花庭院

有关荼蘼花的诗词. 1《诗经·豳(bīn)风·鸱鹗(chīxiāo)》:“予手拮据,予所捋荼 。
” “荼”指的是荻,是类似芦苇的植物开的花 。
2《花镜》"荼蘼花有三种,大朵千瓣,色白而香,每一颖著三叶如品字 。
青跗红萼,及大放,则纯白 。
有蜜色者,不及黄蔷薇,枝梗多刺而香 。
又有红者,俗呼番荼蘼,亦不香 。
"3 陆游:“吴地春寒花渐晚,北归一路摘香来 。
”4 杨万里:“以酒为名却谤他,冰为肌骨月为家 。
”5 吴淑姬词:“谢了荼蘼春事休 。
无多花片子,缀枝头 。
庭槐影碎被风揉,莺虽老,声尚带娇羞 。
独自倚妆楼 。
一川烟草 浪,衬云福 不如归去下帘钩 。
心儿小,难着许多愁 。
”6 朱淑真《鹧鸪天》:“独倚阑干昼日长,纷纷蜂蝶斗轻狂 。
一天飞絮东风恶,满路桃花春水香 。
当此际,意偏长,萋萋芳草傍池塘 。
千钟尚欲偕春醉,幸有荼蘼与海棠 。
”7 《客中思家》:“微风过处有清香,知是荼蘼隔短墙 。
相得故园成索寞,诗盟谁复为平章 。
”8 《荼蘼》:“山径阴阴雨未乾,春风已暖却成寒 。
不缘天气浑无准,要护荼蘼继牡丹 。
”9 《和荼蘼》:“缘霜和雪揉为裁,消得玻瓈紫玉杯 。
扰扰开时违赏玩,匆匆落去谩迟回 。
颠迷蝶梦留蜗国,荏苒龙珠入蚌胎 。
急作招魂倾桂酒,尚余半面在苍苔 。
”10 王淇《春暮游小园》一丛梅粉褪残妆,涂抹新红上海棠 。
开到荼蘼花事了,丝丝夭棘出莓墙 。
有关荼蘼花的诗词.1《诗经·豳(bīn)风·鸱鹗(chīxiāo)》:“予手拮据,予所捋荼 。
” “荼”指的是荻,是类似芦苇的植物开的花 。
2《花镜》"荼蘼花有三种,大朵千瓣,色白而香,每一颖著三叶如品字 。
青跗红萼,及大放,则纯白 。
有蜜色者,不及黄蔷薇,枝梗多刺而香 。
又有红者,俗呼番荼蘼,亦不香 。
"3 陆游:“吴地春寒花渐晚,北归一路摘香来 。
”4 杨万里:“以酒为名却谤他,冰为肌骨月为家 。
”5 吴淑姬词:“谢了荼蘼春事休 。
无多花片子,缀枝头 。
庭槐影碎被风揉,莺虽老,声尚带娇羞 。
独自倚妆楼 。
一川烟草 浪,衬云福 不如归去下帘钩 。
心儿小,难着许多愁 。
”6 朱淑真《鹧鸪天》:“独倚阑干昼日长,纷纷蜂蝶斗轻狂 。
一天飞絮东风恶,满路桃花春水香 。
当此际,意偏长,萋萋芳草傍池塘 。
千钟尚欲偕春醉,幸有荼蘼与海棠 。
”7 《客中思家》:“微风过处有清香,知是荼蘼隔短墙 。
相得故园成索寞,诗盟谁复为平章 。
”8 《荼蘼》:“山径阴阴雨未乾,春风已暖却成寒 。
不缘天气浑无准,要护荼蘼继牡丹 。
”9 《和荼蘼》:“缘霜和雪揉为裁,消得玻瓈紫玉杯 。
扰扰开时违赏玩,匆匆落去谩迟回 。
颠迷蝶梦留蜗国,荏苒龙珠入蚌胎 。
急作招魂倾桂酒,尚余半面在苍苔 。
”10 王淇《春暮游小园》一丛梅粉褪残妆,涂抹新红上海棠 。
开到荼蘼花事了,丝丝夭棘出莓墙 。
...
有关花的诗词【年代】:唐【作者】:元稹——《菊花》【内容】: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
【作者】字微之,河南河内人 。
幼孤,母郑贤而文,亲授书传 。
举明经书判入等,补校书郎 。
年五十三卒,赠尚书右仆射 。
自少与白居易倡和,当时言诗者称"元白",号为"元白体" 。
其集与居易同名长庆 。
【注释】:陶家:陶,指东晋陶渊明 。
【赏析】:东晋大诗人陶潜写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名句,其爱菊之名,无人不晓,而菊花也逐渐成了超凡脱俗的隐逸者之象征 。
难怪宋人周敦颐因陶渊明后真隐士不多,要大发“菊之爱,陶后鲜有闻”的感慨了 。
历代文人墨客爱菊者不乏其人,其中咏菊者也时有佳作 。
中唐诗人元稹的七绝《菊花》便是其中较有情韵的一首 。
诗人对菊花由衷喜爱:开得正旺的菊花一簇簇、一丛丛,遍布屋舍四周,他沿着竹篱,忘情地欣赏这些亲手栽种的秋菊,不觉日已西斜 。
第一句的“绕”字写屋外所种菊花之多,给人以环境幽雅,如陶渊明家之感 。
第二句的“绕”字则写赏菊兴致之浓,不是到东篱便驻足,而是“遍绕篱边”,直至不知日之将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