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山龙门诗词 西山龙门( 二 )


龙门石窟与莫高窟、云冈石窟、麦积山石窟并称中国四大石窟 。
奉先寺是龙门石窟规模最大、艺术最为精湛的一组摩崖型群雕 , 因为它隶属于当时的皇家寺院奉先寺而俗称“奉先寺” 。
此窟建开凿于唐高宗初 , 咸享三年(公元672年)皇后武则天赞助脂粉钱两万贯 , 上元二年(公元675年)功毕 , 长宽各30余米 , 洞中佛像明显体现了唐代佛像艺术特点 , 面形丰肥、两耳下垂 , 形态圆满、安详、温存、亲切 , 极为动人 。
以上诗词全文如下:(1)“瑰宝珍窟百丈岩 , 神工鬼斧历千年”出自《七律·龙门石窟观后》:瑰宝珍窟百丈岩 , 神工鬼斧历千年 。
丰肥秀瘦佛卓逸 , 唐楷魏碑书玉篇 。
遥想旧时宏盛貌 , 堪怜今日朽残颜 。
何当运用高科技 , 一举整容同复原?(2)“满城国色佳丽众 , 半壁佛缘游人稠 。
遍寻王都少子建 , 一线洛水默默流 。
”出自《五古·忆甲申年牡丹时节谒龙门石窟》:满城国色佳丽众 , 半壁佛缘游人稠 。
遍寻王都少子建 , 一线洛水默默流 。
(3)“四百余年鬼斧多 , 神光奕奕两山阿 。
魏碑唐楷今犹在 , 伊水悠悠几烂柯?”出自《七绝·观龙门石窟》:四百余年鬼斧多 , 神光奕奕两山阿 。
魏碑唐楷今犹在 , 伊水悠悠几烂柯?(4)“此地龙门向日开 , 西山异景入帘来 。
石窟造就千佛是 , 峭壁高添万圣台 。
”出自《七律·游龙门石窟有感》:此地龙门向日开 , 西山异景入帘来 。
石窟造就千佛是 , 峭壁高添万圣台 。
独运匠心书绝唱 , 巧夺神韵化青斋 。
中华文化承千古 , 世界珍稀兴未衰 。
(5)“佛传千载瑞 , 岸带万枝香 。
更觅白公韵 , 吟诗忆大唐 。
”出自《五律·咏龙门石窟》:洛阳名胜地 , 伊阙好风光 。
照影青山俊 , 牵思碧水长 。
佛传千载瑞 , 岸带万枝香 。
更觅白公韵 , 吟诗忆大唐 。
参考资料:http://www.sbkk8.com/shiju/7603.html...
有关云冈石窟的诗词 七律·大同云冈石窟云冈石窟位于山西省大同市以西16公里处的武周山南麓 , 依山而凿 , 东西绵延约一公里 , 气势恢弘 , 内容丰富 。
现存主要洞窟45个 , 大小窟龛252个 , 造像5万1千余尊 , 代表了公元5至6世纪时中国杰出的佛教石窟艺术 。
佛像东输肇武周 , 皈依昙曜善筹谋 。
释迦弥勒昭云水 , 舞伎飞天奏管篌 。
岁月沧桑风蚀重 , 人为掠盗斧痕留 。
佛灯共日长相伴 , 般若菩提释百忧 。
注:?武周山 , 亦名武州山 , 在大同城西山中 。
宋《太平寰宇记》引《冀州图》云:“武周山在郡西北 , 东西数百里 , 南北五十里 。
山之南面 , 千仞壁立 。
”云冈石窟即因武周山南缘斩山开凿 。
?云冈石窟最早由著名和尚昙曜主持于北魏和平年间(公元460年至471年)谋划开凿 。
?云水 , 石窟有楹联:“佛境佛地乘建佛心成佛像;云山云岭带将云水绕云城 。
”④般若 , 读:“bō rě ” , 佛经智慧;菩提一词为古印度语(即梵文)Buddha的音译 , 意思是觉悟、智慧 , 用以指人忽如睡醒 , 豁然开悟 , 突入彻悟途径 , 顿悟真理 , 达到超凡脱俗之境界 。
昆明西山龙门有一幅对联:“高山仰止疑无路,曲径通幽别有天.”上下...1.正入万山圈子里 , 一山放过一山拦2.周公恐惧流言日 , 王莽谦恭未篡时3.山重水复疑无路 , 柳暗花明又一村 曲径通幽处 , 禅房花木深4.迷津欲有问 , 平海夕漫漫5.树树皆秋色 , 山山唯落晖6.会当凌绝顶 , 一览众山小7.大漠孤烟直 , 长河落日圆8.风霜高洁 , 水落而石出者9.山回路转不见君 , 雪上空留马行处.10.横看成岭侧成峰 , 远近高低各不同.11.山气日夕佳 , 飞鸟相与还.12.疏影横斜水清浅 , 暗香浮动月黄昏13黄发垂髫 , 并怡然自乐.14.晓看红湿处 , 花重锦官城  , .15 乱花渐欲迷人眼 , 浅草才能没马蹄. , .16.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17.欲穷千里目 , 更上一层楼.18.山随平野尽 , 江入大荒流19大漠孤烟直 , 长河落日圆20.无丝竹之乱 , 无案牍之劳形21.明月松间照 , 清泉石上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