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诗词,题白洋淀 白洋淀诗词( 四 )


历史上,三国、北魏、金、明、清等时期都有治河的记录;在位帝王亲自视察永定河也多有记载,清朝康熙皇帝一首《石景山望浑河》描绘了当年永定河的景色,也道出了一代帝王对皇城安全的担忧:石景遥连汉,浑河似带流 。
沧波日滚滚,浩淼接皇州 。
永定河自屈家店枢纽以下为永定新河,于1971年开挖,起点为屈家店枢纽,终点为天津北塘 。
目前该河污染、淤积严重,急需治理 。
万有福源诗歌 康熙写的康熙皇帝《万有真源》三首(一) 森森万象眼轮中,须识由来是化工 。
体一无终而无始,位三非寂亦非空 。
天门久为初人闭,福路全凭圣子通 。
除去异端无忌惮,真儒若个不钦崇 。
(二) 功成十架血成溪,百丈恩流分自西 。
身列四衙半夜路,徒方三背两番鸣 。
五千鞭挞寸肤裂,六尺悬垂二盗齐 。
惨动八垓惊九品,七言一毕万灵啼 。
(三) 妙道玄玄何处寻,在兹帝监意森森 。
群生蒙昧迷歧径,世教衰微启福音 。
自古昭昭临下土,由来赫赫显人心 。
而今基督恩光照,我也潸潸泪满襟 。
...
康熙写的诗 基督死康熙皇帝佳作《基督死》赏析 基 督 死功成十架血半溪,百丈恩流分自西 。
身列四衙半夜路,徒方三背两番鸡 。
五千鞭挞寸肤裂,六尺悬垂二盗齐 。
惨恸八垓惊九品,七言一毕万灵啼 。
康熙皇帝为了纪念耶稣基督被钉死十架上,曾写了一首脍炙人口的七言律诗,名曰《基督死》,人称《康熙十字歌》,,虽然用七律只有八句五十六个字,但却将耶稣从被捕到钉死在十字架的一幕幕,描绘得淋漓尽致 。
如果一面读诗一面默想基督苦难经历的那一幕幕悲痛的场面,必会历历在目,催入泪下 。
康熙皇帝为了纪念耶稣基督被钉死十架上,曾写了一首脍炙人口的七言律诗,名曰《基督死》,人称《康熙十字歌》,,虽然用七律只有八句五十六个字,但却将耶稣从被捕到钉死在十字架的一幕幕,描绘得淋漓尽致 。
如果一面读诗一面默想基督苦难经历的那一幕幕悲痛的场面,必会历历在目,催入泪下 。
在这首诗中有一个独特之处,就是他把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半两百千万数字和分寸丈4种度量全部巧妙地贯穿其内,让人在读完这首诗词之后,看到基督那长阔高深的爱,用人间所用度量和数字来描写都不为过,只有不及 。
“功成十架血成溪”:惊天动地的救赎大功,是借着上帝的儿子耶稣基督悲惨地钉死在十字架上才得以完成,在客西马尼园中耶稣在承担全人类的罪担时,汗珠如大血点滴落,在被审毒打流血遍体血迹斑斑,罗马兵丁给救主带上荆棘冠冕时额头刺破血流满面,被钉在十字架上时,手心脚心被钉穿,流血不止,当耶稣在十字架上死去时,罗马兵丁用枪扎他肋旁,有血和水流出 。
耶稣基督所流的血汇成了流血之泉,救恩之泉 。
就是因着耶稣基督的血满足了律法的要求,救赎成功了 。
“百丈恩流分自西”:耶稣在耶路撒冷(从中国位置看耶路撒冷位于西方)的被钉流血成了救恩的泉源,从耶路撒冷向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借着“分”临到了中华民族,临到了作者,以及你与我 。
“身列四衙半夜路”:耶稣基督从客西马尼园被捕后,先被押送到亚那府内,审问毫无结果,又把耶稣送到该亚法大祭司的院中,在此接连三次的审问,因该亚法和那祭司长、文士与百姓的官长早就想杀耶稣,给耶稣在伪证面前定了罪,因为犹太公会没有杀人的权柄,等到天亮,又把耶稣带到了彼拉多巡抚衙内,本来不是什么好官的彼拉多却因查不出耶稣有什么罪而不肯给耶稣定罪,为了推脱责任,将耶稣又送到了希律那里,在这个曾经杀死施洗约翰的希律面前,耶稣一言不发,希律无奈只好把耶稣送回彼拉多那里,耶稣经历了四个衙门的七次审问,这是这群犹太祭司官长想杀耶稣的恶毒,非要致耶稣于死地,使耶稣被送来送去,并在每一次中受到侮辱和毒打,一群疯狂的暴徒围着世界的救赎主,辱慢、嘲笑、亵渎、杂着粗暴的咒骂,他那卑微的出身和贫苦的生活,被无情的匪类用来作评论的笑料,彼此呼喊地口吐、卑鄙、戏弄、侮辱、讥诮的话 。
“徒方三背两番鸡\"那使耶稣心碎的更残酷的痛苦和加在身上最沉重的打击是来自门徒的否认 。
当耶稣被抓时,门徒都四散逃跑了,但彼得关心自己的夫子,进到大祭司院内,装作漫不经心地混杂在众人中间烤火,一连三次被人问是与耶稣一伙的,但他都否认,第三次当他发咒起誓不承认他的夫子时,鸡叫了第二遍,此时耶稣在众人讥诮侮辱中带着忧伤与关爱的面容,看着彼得,耶稣基督真的独自踹酒榨,无人与他共担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