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会策划书 大学生诗词大会策划书

诗词大会策划书 大学生诗词大会策划书

诗词大会需要的诗词 中国诗词大会仅仅进行了一季 , 《中国诗词大会》即是以“赏中华诗词 , 寻文化基因 , 品生活之美”为宗旨通过演播室比赛的形式 , 重温与普及涵盖中小学课本的经典诗词 , 带领观众在“熟悉的陌生题”中领会中华诗词的文化精髓 。
由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CCTV-10)自主研发的一档大型演播室文化益智节目 。
官方还没有确定会标 , 不过是一次成功的尝试 。
个人理解标志 , 海上明月 , 天涯共此时 , 突出中国诗词博大精深 , 深邃意境 , 和海内外炎黄子孙共同参与之情愫 。
如何增强诗词大会的吸引力准备举办一个全国性的诗词大会,如何能够...“俏也不争春 , 只把春来报” , 《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自播出以来好评如潮 , 获得社会各界的普遍赞誉 , 被誉为电视界的一股清流 , 成为年初电视节目中一匹最大的“黑马” 。
前晚 , 节目总决赛落下帷幕 , “00后”复旦女孩武亦姝不负众望夺得了冠军 。
综艺和鲜肉霸屏的今天 , 一档诗词类文化节目为何如此火爆?为此 , 不少专家从各个角度点评了《中国诗词大会》口碑与收视齐飞的原因 。
“中国人诗心不死” , 在接受北京晨报采访人员采访时 , 《中国诗词大会》专家嘉宾、原百家讲坛的主讲人蒙曼认为 , 中国人血液中流淌的诗词基因还在 , 一旦有一种形式把它展示出来 , 就会形成一种喷发 。
蒙曼(现场嘉宾) 中国诗词大会打到了鼓点上 “我有一壶酒 , 足以慰风尘” , 几年前曾有一位网友在网上发帖称 , 这两句诗自己特别喜欢 , 但恨才华不够 , 希望有人能续写两句 。
“中国人诗心不死 , 这就是很好的例证” , 蒙曼回忆称 , 帖子发出后最终有上百万人在跟帖 。
“从诗经开始 , 人们非常习惯诗词这种审美方式 , 愿意用这个来表达感情 , 虽然这样的文学形式逐渐被放弃了 , 但是基因还在 , 《中国诗词大会》打到了鼓点上 , 一下激发了中国人的诗词基因 。
” 随着《中国诗词大会》的火爆 , “00后”选手武亦姝也得到了网友大量的关注 。
在蒙曼看来 , 武亦姝的走红和诗词大会成功的道理相近 , 因为他们都激发了中国人内心的一种情感共鸣 , 而并不是因为她夺得了最后的冠军 。
因为早在节目刚刚播出时 , 武亦姝凭借强劲的实力和淡定的心态 , 就在“飞花令”环节一战成名 。
当时的主题字是“月” , 武亦姝微笑着将《诗经·豳风·七月》的名句“七月在野 , 八月在宇 。
九月在户 , 十月蟋蟀入我床下”脱口而出 , 令大量网友折服其气度和才情 , 也让不少人高呼 , 这才是“00后”的正确打开方式 。
蒙曼认为 , 激发人们心中埋藏最深的情感 , 往往会得到奇迹般的喷发 , 诗词如此 , 人亦如此 。
“我们都喜欢那种国民好闺女形象 , 谁家里有这么一个姑娘 , 心里都会觉得特别开心” , 蒙曼坦言 , “我们心目中对一个女孩不就是这样期盼的吗?希望她很文静 , 有高雅的品位 , 学问好 , 人不做作 , 落落大方 , 人淡如菊 , 中国人对于年轻女性的审美品位 , 武亦姝都囊括了 。
” 靳智伟(媒介专家) 文化的痛点常成传播的热点 关于诗或词 , 中国人有着独特的文化情结 。
一部中国历史始终伴随着中国的诗歌史 。
盛世必言诗 , “大江东去”形成唐宋诗词创作的顶峰 , “红军不怕远征难”体现着当今中国人的豪情;节日必言诗 , 所谓“明月几时有 , 把酒问青天”;入世必言诗 , “晓看红湿处 , 花重锦官城”;出世必言诗 , “采菊东篱下 , 悠然见南山”;触景时言诗 , “大漠孤烟直 , 长河落日圆”;生情时言诗 , “感时花溅泪 , 恨别鸟惊心”;闲适时言诗 , “江南可采莲 , 莲叶何田田”……在媒介专家靳智伟看来 , 虽然在现代诗歌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 , 但是自古当中国人遇到天大的困难或灾难时 , 甚至当我们一无所有时 , 我们还有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