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事物现代诗词 描写美好事物的诗词( 二 )


反观没有什么艺术难度的近现代自由体新诗,我们只知道一大串近现代诗人的大名和他们桂冠上的光环,可有什么佳句名篇就记不起来了 。
至于像白居易《长恨歌》那样能整片背诵的长篇,就不要勉为其难吧,更不要奢望什么流传千古,影响一个时代的史诗作品了 。
□:有人说旧体诗形式复杂,容易束缚青年人的思想,故不宜提倡 。
■:不错,较为典型的是毛泽东同志1964年给《诗刊》主编臧克家的信中曾提出过这样的观点 。
然而,毛泽东是在当时的政治背景下写此信的 。
那时,左倾路线采取历史文化虚无主义,把一切历史文化包括旧体诗都当作封建糟粕看待 。
再说毛泽东给臧克家的私人信件,只是一种个人观点 。
更应注意的是毛泽东作为一代革命家的同时也是中国近现代一位诗人 。
检阅他生平诗作,从青年到老年,全部都是旧体诗词 。
这种实践和理论的分离,只能说明毛泽东实质上是提倡...
摘录一首你喜欢的现代诗歌,并作简要的赏析 。
金樽斟满清酒,一杯要十千钱,玉盘里摆满珍美的菜肴价值万钱 。
面对佳肴我放下杯子,停下筷子,不能下咽,拔出剑来,四处看看,心中一片茫然 。
想渡过黄河,却被坚冰阻塞,想登上太行,却被满山的白雪阻拦 。
闲暇时坐在溪边垂钓,忽然又梦见乘船从白日边经过 。
行路艰难,行路艰难,岔路这么多,今后要去哪?总会有乘风破浪的那一天,挂起高帆渡过茫茫大海 。
【词语解释】 箸:筷子 。
顾:望 。
安:哪里 。
济:渡 。
【诗文赏析】 这首诗是天宝三载李白离开长安时所写 。
诗的开始写朋友出于对李白的深情厚意,出于对这样一位天才被弃置的惋惜,不惜千金,设下盛宴为之饯行 。
“嗜酒见天真”的李白,要是在平时,面对这样的美酒佳肴,再加上朋友的一番盛情,肯定是会豪饮的 。
可是,今天他端起酒杯,却把酒杯推开了,拿起筷子,又把筷子撂下了 。
他离开坐席,拔出宝剑,举目四顾,心绪茫然 。
这一串动作,形象地显示了诗人内心的苦闷抑郁和感情的激荡变化 。
但是,诗人并没有甘于消沉,而是从吕尚和伊尹的遭遇中得到了信心 。
虽然现实是那么得艰难,道路是那么得渺茫,但诗人的倔强自信和积极用世的强烈要求,终于使他最终摆脱了歧路彷徨的苦闷,相信终有一天会达到理想的彼岸 。
本诗利用比兴的手法描写了人世间的坎坷,抒发了诗人的人生追求,表现了诗人乐观自信的人生态度 。
诗人不畏人生艰难,不放弃自己的理想,没有消沉下去,是令世人学习的 。
...
以我喜欢写一篇现代诗歌我喜欢听风的声音她总是追着我跑给我诉说远方的故事我喜欢听雨的声音她总是悄悄走近我的身旁和我促漆长谈我喜欢听落叶的声音她总是舞姿蹁跹献上生命最后的舞蹈我喜欢听花开的声音她总是言笑晏晏送上春日最暖的阳光我喜欢听大自然的声音你听那小溪在唱着歌那百灵在唱着歌那蟋蟀在唱着歌那浪花在唱着歌就让我和着这大自然的交响唱一首生命的赞歌
借物抒情的现代诗歌!! 华兹华斯(1770-1850),主要作品有《抒情歌谣集》、《序曲》、《远游》等 。
丁登寺五年过去了,五个夏天,还有五个漫长的冬天!并且我重又听见这些水声,从山泉中滚流出来,在内陆的溪流中柔声低语 。
——看到这些峻峭巍峨的山崖,这一幕荒野的风景深深地留给思想一个幽僻的印象:山水呀,联结着天空的那一片宁静 。
这一天到来,我重又在此休憩在无花果树的浓荫之下.远眺村舍密布的田野,簇生的果树园,在这一个时令,果子呀尚未成熟,披着一身葱绿,将自己掩没在灌木丛和乔木林中 。
我又一次看到树篙,或许那并非树篱,而是一行行顽皮的树精在野跑:这些田园风光,一直绿到家门;袅绕的炊烟静静地升起在树林顶端!它飘忽不定,仿佛是一些漂泊者在无家的林中走动,或许是有高人逸士的洞穴,孤独地坐在火焰旁 。
这些美好的形体虽然已经久违,我并不曾遗忘,不是像盲者面对眼前的美景:然而,当我独居一室,置身于城镇的喧嚣声.深感疲惫之时,它们却带来了甜蜜的感觉,渗入血液,渗入心脏,甚至进入我最纯净的思想,位我恢复恬静:——还有忘怀己久的愉悦的感觉,那些个愉悦或许对一个良善者最美好的岁月有过远非轻微和平凡的影响,那是一些早经遗忘的无名琐事,却饱含着善意与友爱 。